德里市的鸟瞰图
海拔3000米,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
12月的早晨,高原上的阳光依然强烈,这座“天空之城”瞬间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色。天空越来越蓝,白雪覆盖的远山更加高耸。
“这里不是很美吗!”在德里一中的操场上,刚刚和学生一起跑完800米的郭燕,笑得上气不接下气,露出洁白的大牙齿。高原,含氧量低,尤其是冬天。很多平原人走得快了会喘不过气来。为了督促班里的学生爱上适度运动,留着长发、身材瘦小、身体素质极好的班主任郭燕经常陪着学生们一起跑步。
从湿润的西湖到高原气候的巴音河,这是一个跨越3000公里的“公司”。来自杭州市滨江区的郭燕、赖、杨斌三位浙江省青援教师,本应于2020年1月结束在德令哈一中为期一年半的支教工作,却主动申请将支教时间延长至三年。
三位70岁的后备青年教师给这座诗意的高原城市带来了什么?是什么让他们选择延长教学之旅?2019年底,记者来到这里,听听他们春夏秋冬的故事,寻找答案。
郭燕和孩子孩子在一起。
春季生长
“我从来没有听说有人像黄教授那样读过海子的日记。他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诗歌的魅力,教会了我们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事物。”德令哈市第一中学2018级8班的云秀蕊,依然痴迷于3月24日的海子诗歌鉴赏与阅读分享会。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德令哈因诗人海子的诗而闻名。3月24日是海子的生日。郭燕特意邀请了他的大学老师、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黄跃杰远道而来,让孩子和父母一起成为难忘的回忆。
3月的德里,风很大,但海西图书馆4小时的分享会,却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让我的老师和我的学生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见面’,是孩子爱上文学的好机会。”郭燕说。
这也是郭燕到德令哈一中担任2018级8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后,为班级组织的第二次亲子阅读分享会。课后举行阅读分享会,是德令哈一中前所未有的做法。
“万物生长”——读书分享会的名字,出自海子日记里的一首诗。杭州的老师们带来的新思路、新模式,也不断刺激着本地孩子的“成长”:在日常的随笔中,与“郭姐”进行写作交流;在英语教师和洪雁频繁的课堂互动中,他们找到了表达自己的渴望。在数学老师杨斌的《周舟情》试卷中,他们找到了学习的方法…
“教育不仅要点燃学生,更要点燃家长。家庭和学校一样重要。为了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念,年初开学时,我们决定‘送奖上门’,从而拉近家校关系。”兴高采烈的莱洪雁说道。学生寒假作业获一等奖,随后老师亲自送奖上门,感谢家长的配合。这样的举动让家长们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来自杭州高新实验学校的高级教师杨斌,显得有些矜持和深沉。他默默的把每个学生的特点看在眼里。周末,他免费“开小灶”,“推”优秀的孩子,又“拉”差的孩子。“学数学很慢,需要时间。既然来了,就想给孩子的同学更多的帮助。”杨斌说。
莱洪雁正在批改作业。
夏孟想
在德令哈一中校园的一棵沙枣树下,有2018年孩子班8班的“梦想”。
今年的“六一”是孩子班迎来的最后一个儿童节。在长河中学当了多年班主任的郭燕,想把杭州的“告别孩子,拥抱少年”仪式带给德里的孩子学生。“成长需要一种仪式感来加强。树立梦想可以让孩子的人飞得更高更远。”
那是德令哈最美的季节,绿意覆盖枝头,丁香花盛开,榆树结出甜美的小果实,沙枣树开出芳香的白花。孩子们把短期目标和梦想写在纸上,放在小瓶子里,埋在沙枣树下。两座“状元红”的祭坛,和梦想一起种下。郭燕说,希望中考后拿出“状元红”给孩子的同学庆祝。
“以前班里成绩好的同学,只说想考上当地最好的大学。现在孩子跟我说他要考浙大!”杨斌过去在偏远地区的学校教书。他最清楚,欠发达地区不缺聪明勤劳的孩子,缺的是更高的眼光、理念和目标。有一次,他在课堂上讲逆水行舟,逆水行舟。有的孩子甚至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因为没见过真船。
让孩子学生看到广阔的世界,建立更高的理想——三位老师用各种方式创新课堂,提升孩子学生的视野和信心。
去过40个国家的郭燕,每学期第一周就把旅行的经验做成教案。从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公园说起如何区分猎豹和豹子,再讲到东非的动物大迁徙。生动的图片、视频和故事将学生带到了千里之外的神秘非洲。
在郭燕的努力和社会公益力量的支持下,如今,2018级每个楼层都有孩子学生喜爱的“书吧”,书架上摆放着各种名人传记。各行各业的嘉宾也被引入课堂。郭燕要求每孩子做一个榜样,写一句座右铭。“我想让孩子的学生把眼光放长远,明白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为之努力。”
在洪雁的英语课堂上,80%到90%的学生都有机会发言。“当我第一次来到这里时,大多数孩子学生都没有信心说英语。所以每次上课我都让学生喊,英语最简单!”赖介绍了浦沿中学的TOP(教别人练)英语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
“现在,孩子的学生终于愿意说英语了!”莱·洪雁整齐的短发在课堂上像“燃烧的火”。曾经安静的英语课堂,也变得和她一样“火热”。
同样在数学之外的理性杨斌,给孩子的同学讲了她从安徽农村娃到杭州老师的奋斗经历。“我想告诉他们,如果我能做到,他们也能。只要你愿意努力,人生就有无限可能。”
“学好英语,我也可以环游世界”“读好书,我也可以做我想做的事,去我想去的地方”...孩子学生说出自己的目标,眼里闪着自信。
孩子与郭燕分享奖牌
秋收
“向老师经常在。
本文链接:http://www.xnsqbw.com/post/4948.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