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绘就新型城镇化美好蓝图。

 2023-07-07 23:40:03

五月的格尔木,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市民们在公园和林荫步道中畅游,一边欣赏春天的美景,一边感叹格尔木的美丽蜕变。

近年来,我市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重要发展战略,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宜人宜居,打造和谐生态城市。

白天,徜徉在格尔木市的大街小巷,郁郁葱葱的行道树与干净整洁的街道相拥,舒适的居住区与悠闲生活的市民相得益彰;夜晚,城市街道灯火通明,人民公园,中心广场,新区湖边,孩子的孩子在嬉闹,老人在放松,年轻人在运动。

“吃完饭我会带孩子去新区走走,新区现在有跑道和湿地小公园,锻炼身体很方便。”市民周舫表示,我市新区建设逐步完善以来,受到广大市民的青睐,成为很多人休闲娱乐的热门打卡地。

近年来,我市以生态绿色发展为导向,打造美丽宜居的新型城乡环境。秉承“绿色文明、低碳环保、生态宜居”的发展理念,秉承“老城新貌、新城新品位”的绿化标准,实施“水系绿化、街巷绿化、街心花园绿化、住宅小区绿化、公园道路绿化”等工程,让市民“看得见绿、闻得见花、听得见鸟、享得着荫”。同时,构建点、线、面有机结合的绿化格局,以城市公园为“点”,以绿色长廊为“线”,以大绿地为“面”,实现绿化生态建设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的城市建设发展新模式。目前,城市绿化覆盖率已达20.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平方米。

同时,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出台《格尔木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条例》等措施,积极推进以国公园为主题的自然保护区体系示范省建设,启动昆仑山国公园示范规划,全国绿化提速三年行动圆满结束,全国绿化完成22.77万亩。逐年增加生态转移支付投入,实施重点草原、水源涵养保护、生态修复、河道整治和矿山恢复等。,加快长江经济带项目建设。污水收集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水质达标率、空气优良率等指标逐年上升,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结果稳定向好。

●产业支撑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入春以来,格尔木的乡镇“忙”了起来。乡镇农民抓住晴好天气加快春耕进度,到处都是耕作机械的轰鸣声和农民忙碌的身影。

如今,格尔木农民在绿色生态农牧业的道路上越走越宽,种植品种从单一的青稞、小麦向多样化品种转变。其中,新兴作物如桑树、秋葵、芦笋、奶油南瓜等。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现在正逐渐成为大众餐桌上的“常客”。随着格尔木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和畜牧业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每逢丰收,瓜果飘香,农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十三五”期间,格尔木市以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畜产品加工流通、休闲农业等五大产业为重点,重点发展枸杞、蔬菜、肉牛、肉羊、生猪等特色产业,适度发展花卉、奶牛、鸡蛋、饲草、渔业、特色水产养殖、休闲农业等农牧业产业,带动格尔木多个经济增长点。

今年,格尔木市将在规模化养殖基地的基础上,继续打造集生产、加工、物流、R&D、示范、服务于一体的特色生物+产业园,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一个又一个”产业链,促进特色农牧业健康发展。

可以说,产业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和内生动力。近年来,格尔木以推动产业发展为动力,激发城市创新发展新动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构建了以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有色金属冶金三大产业为主导的循环型工业体系。金属镁、镁合金、聚氯乙烯、硝酸钾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产品相继形成,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初见成效。新能源、新材料、特色生物、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崛起,建成全国最大的金属镁及其合金材料产业基地。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基地已初具规模。以枸杞、藜麦种植加工为代表的高原有机农牧业持续增长,全省首个“中国农业公园”格尔木苏蜜山庄落户。文化+工业、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核心旅游景区高水平建设。察尔汗盐湖景区、胡杨景区对外开放,格尔木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总体来看,格尔木的各项制度布局已逐渐成型,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居民生活幸福安康,对外联系日益密切。城镇越来越大、越来越强、越来越美、越来越有活力、越来越大气,在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民生改善、民族团结、环境优化等诸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本文链接:http://www.xnsqbw.com/post/5267.html 转载需授权!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