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四川石渠,跨过4700米的安巴拉山口,就进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州,藏语意为“遗址”。它是青海省建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也是中国第二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西南部青藏高原腹地三江源头,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土地总面积26.7万平方公里,占青海省总面积的37.2%。辖玉树1、称多、囊谦、杂多、治多、曲麻莱5个县。玉树是青海海拔最高的地方,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00多座,其中著名的巴颜喀拉和唐古拉山有山峦绵延、终年积雪的奇观。更奇特的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和长江分别发源于这两座大山,国际河流澜沧江也发源于玉树,因此也被称为“三江源”。除长江、黄河、澜沧江均发源于此外,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覆盖整个自治州,被誉为江河源头、名山之乡、牦牛之乡、歌舞之乡、中华水塔。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
我对玉树的印象无非是2010年的大地震。我们这次走的从四川康定经石渠到玉树的路,也是一条救命的通道。这场大地震给玉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破坏。五年后,当我们走进玉树,一个崭新的城市出现在眼前,街道干净,店铺很多,非常热闹。和青藏高原完全不一样,就像我们内地的小城市。它距离青海省省会西宁970公里。214国道经过玉树,玉树到西宁的高速公路即将通车。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位于俞舒捷古镇通天河上,高6.621米,底座面积363平方米。纪念碑正面刻有江泽民题写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名称,背面用汉藏两种文字刻有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题写的碑文。
通天河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
在进入玉树结古镇之前,我们经过了通天河。脱脱河,长江的源头,发源于各拉丹冬,在脱脱河大桥下游60公里的宝坻巴隆地区与党渠汇合后,被称为通天河。通天河是长江流经的玉树州的名字,全长800公里,流经唐古拉和昆仑山的宽阔山谷。
远处214国道大桥(2005年通车)和在建公路桥(2017年通车)在玉树通天河上。附近,古桥通天河,古称“牦牛河”,贯穿玉树草原,全长800公里。这条流淌了几千年的大河,要么汹涌澎湃,平静无波,浑浊滔天,要么清澈如镜。在这条古老的河上,代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三座桥,在无声地诉说着两个世纪三个时代发生的事情,印证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全过程。
通天河因来自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势较高而得名通天河。当距离玉树州首府结古镇20多公里时,水势变得壮阔,激流险滩。自古以来就是西宁到玉树、青海到西藏的必经之路。过去,中国和西藏的使者、僧侣、信徒和经常来往的旅行者经常被困在这个田童关口。以至于《西游记》中著名的转经晒经一章被安排在那里进行。
这张照片中的214国道玉树通天河大桥于1963年6月建成通车。大桥全长188米,净宽7米,三孔钢筋混凝土空心肋拱桥。经过半个世纪的交通,现在是封闭交通。
在通天河大桥下,我们看到了在通天河玉树附近失事的长漂战士姚茂树的纪念碑。1985年,改革开放之初,当美国著名激流探险家肯·沃伦要去长江漂流的消息传来,四川乐山人、西南交通大学电教教室摄影师姚茂树决定去长江漂流。1985年6月20日,姚茂树乘坐橡皮艇“龙的传人”开始了长江漂流。一个多月后,他在金沙江童家峡段的岩石上遇难。姚茂树的行为引起了1986年中国的“第一漂长江热”。
11985年,西南交通大学教师姚茂树独自漂流长江,在金沙江段壮烈牺牲。1986年,一支由中国人自己组建的漂流探险队首次成功漂流长江。在世界探险史上的“最后一次伟大征服”中,中国长江科考漂流探险队、洛阳长江漂流探险队、中美长江漂流探险队的10名壮士葬身长江。——随着长江上游一座又一座大坝的修建,汹涌澎湃的河水被层层拦截,汹涌澎湃、波澜壮阔的长江正在成为昨日的记忆。1986年的长江漂流成为人类漂流史上永恒的绝唱。
在玉树吃过午饭,我们去参观了唐范古道上的文成公主庙,离囊谦20多公里。唐蕃古道是从长安(今陕西Xi安)到吐蕃罗多(今西藏自治区拉萨)的古通道,藏民称之为“迎佛之路”。它的形成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被认为是中国古代三大通道之一。
1唐蕃古道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交通要道,也是唐代以来中原地区通往青海、西藏、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必经之路。唐蕃古道起于陕西Xi,经甘肃、青海,到达西藏拉萨,全长3000多公里。整条古道纵贯中国西部,跨越举世闻名的世界屋脊,连接中国西南地区的友好邻邦,因此也被称为南方丝绸之路。
17
1今天的214国道是1300年前通往西藏的道路。唐蕃古道是唐朝与吐蕃之间的交通要道。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条道路,也是唐代以来中原通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必经之路。大名鼎鼎的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走的就是这条路。
2文成公主庙,别名“嘎扎公主庙”,相传是唐代藏民为纪念文成公主而建。位于玉树县结古镇东南25公里的勒巴沟。这是一个大峡谷。两边的山是无国界的,它矗立在青藏高原的蓝天下,山上松柏如画,脚下河流如画。“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始建于唐代,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是唐蕃古道的重要文物之一。
文成公主庙靠近百丈悬崖,风景幽静,屋顶金碧辉煌。寺庙周围所有的悬崖和大石头上都刻着无数的藏经。这座寺庙已经成为藏汉团结的象征。从此,白沟成为玉树地区的圣地,信徒们朝拜的佛寺。香火久久萦绕,当地藏族群众视其为玉树高原上的“洞天福地”。
2文成公主庙是一座既有唐代艺术风格,又有藏族平顶建筑特色的古建筑。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据说从小对佛虔诚的文成公主,认为自己辛苦却平安的旅途得到了佛的保佑,于是在通天河悬崖峭壁的沟壑里刻了一些岩画。岩画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文成公主进藏时经过这里,是真正的唐蕃古道和茶马古道。这里的自然风光神奇迷人。沟口是文成公主庙,历史文化古迹。沟内随处可见刻有六字经等经文的摩尼石,构成了令人惊叹的巨石文化景观,也被称为“佛谷”、“佛经谷”。
-勒巴沟文成公主庙摩崖石刻26字
2玉树藏族自治州首府玉树结古镇全景,长江穿城而过。“结古镇”在藏语中是“货物聚散之地”的意思,曾是唐蕃古道上的重镇。这里是藏传佛教最完整的地方,马宁教、噶举派、萨迦派、格鲁派和谐共存。这就是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所在地,“生命禁区”。这里平均海拔4100米,比西藏很多地方都高。
晚上住在玉树州所在的结古镇,海拔3600米,对我们来说很放松,也是我们休息的地方。我们可以在酒店洗头和洗澡。在高海拔地区,我们不能天天洗澡,所以只有在3500米左右才敢洗澡洗头。
新寨马尼堆距离结古镇十几公里。它建于公元1715年,创始人是玉树结古寺第一位活佛帕文,因此也被称为“嘉纳马尼堆”。玛尼堆在藏语中被称为“多崩”,意为“十万经”。据说新寨摩尼堆的佛经多达20亿部。这些佛经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大的有桌面的,小的就像鸡蛋一样。都刻有佛像或经书,最常见的是藏文六字箴言。
3新寨嘛尼堆就是南边的新寨庙。其他所有方向都以摩尼石为墙,在墙的高处悬挂经幡。与巴格玛尼堆不同的是,新寨玛尼堆把所有的白石块涂成红色,刻上六字真言,叠放在一起。翟寨新摩尼石堆东西长283米,南北宽74米,高2.5米。有20多亿块摩尼石,一个大转经筒大殿,一座佛寺,10个大转经筒,300多个小转经筒,十几座佛塔。在石井市的佛寺里,还供奉着创建石井市的第一世嘉活佛像和自显石。
34
36
3这是一面用石板砌成的宏伟石墙。它一度达到长283米、宽74米、高25米的规模。其数量、雕刻时间、规模世界罕见。面对高速公路的京唐门上挂着& # 34;吉尼斯世界纪录是最高的& # 34;英文、中文、藏文的证书都标明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摩尼石碑。
摩尼堆东侧有八座白塔和巨大的转经筒,另一侧几乎全是雕刻有佛像和经文的摩尼石,雕刻工艺精湛,色彩搭配和谐。
41
传说300多年前,著名的世嘉活佛在这里发现了一块天然的摩尼石,这位圣人马上意识到了自己的使命:在这里利益众生,繁荣佛教。所以,他一直在这里雕刻摩尼石,度过了一生。从此,在古镇边缘雄伟的高坡一侧,凝聚了第一世嘉活佛和后世无数佛教信徒的心血,由一块块刻有摩尼经的石头逐渐制作而成。
4传说毕竟是传说,但摩尼石上的佛经是人们用锤子、斧头、刀、凿子在坚硬的片状岩石上雕刻出来的。青藏高原到底有多少玛尼石,没人统计过,以其分布之广,恐怕是个天文数字。这庞大的工程量恐怕不会比尼罗河沿岸的金字塔少。起源于哪一年哪一月,是谁组织的,无法考证。但这绝对是藏族先民留给后代的宝贵遗产。不难想象,在这海拔四五公里的荒地上,要雕刻这么多带有佛经的摩尼石,要付出多大的努力,要克服多大的困难!
4参观“长大”世界纪录——玉树新寨玛尼石堆。不仅如此,每块玛尼石上都刻有精美的石雕、佛像或经书,其中最常见的是藏文六字箴言。尤其珍贵的是数以万计的摩尼石,上面刻有法律、历法、艺术论述和各种佛像。他们中的一些人在许多石头上刻了一套完整的佛经,包括封底和封面,形成一套套“经文”。据说摩尼石上刻有近200亿字,堪称“世界第一石库”。
48
来这里的游客有时会买一些摩尼石,许个愿,然后放在摩尼墙上。这些应许之石是有灵性的,不能随便拿走。每天都有很多藏民围着摩尼城转转经筒。每次他们转动转经筒,都在里面念经文。
51
5意外地,我在玉树看到了世界上最大的玛尼石堆,它是由20多亿块玛尼石组成的,每一块玛尼石都凝聚着祈祷和祝福。来到这里,我才真正理解了虔诚这个词的含义。老人、成年人甚至年轻人都是孩子。每个人都鞠躬,虔诚地祈祷。他们虽然不认识上面的字,但都在虔诚地扛着一块又一块的石头,默默祈祷。在这里,希望一个接一个地堆积起来。蓝天、白云、雪山、红石特别美,洗涤了灵魂。
5通天河从青藏高原腹地奔流而下,两岸是唐古拉山和巴颜喀拉山的雪峰。在河两岸的山峰和草滩之间,散落着一堆堆瓦砾。石头大小不一,高低不一,每块石头光滑的表面都刻有古印度佛经,这就是青藏高原著名的玛尼石堆的奥秘。
青藏公路边的索娜姆大街烈士纪念碑-摄于2010年9月
还记得2010年去西藏的时候,在可可西里的青藏公路旁,看到了为保护藏羚羊而牺牲的索娜姆大姐纪念碑,还有以索娜姆大姐命名的保护站。索娜姆大姐是玉树州治多县的县委副书记,站在索娜姆大姐的纪念碑前,我肃然起敬!
去一次玉树,永远不会忘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不愧为江河之源、名山之乡、牦牛之乡、歌舞之乡、中华水塔。
本文链接:http://www.xnsqbw.com/post/4659.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