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植绿护绿,提升颜值品质。

 2023-07-08 00:50:01

原标题:玉树:植绿护绿,提升颜值品质

美丽的玉树,满眼绿色。摄影:谭梅

青海新闻网美丽青海客户端讯刚到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的时候,那是一个美丽的六月季节。在去市区的路上,我穿过满眼绿色的巴塘草原,被天蓝、草绿、河水清澈的美景所吸引。“咔嚓”,拿出手机,离开这最美的瞬间,发现越往前走,美越惊艳。这是我第一次来玉树,眼前的一切和我想象的大相径庭……“玉树,种了好多树啊!”看到路边郁郁葱葱的树木,我的朋友们也表达了同样的感受。在这个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的地方,仿佛有置身于我省东部农区县城的错觉。

玉树的夏天似乎比西宁来得晚一点。此时,玉树的树叶刚刚变绿。当阳光普照大地,从高处往下看,整个城市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携手”保护美丽家园。摄影:谭梅

“城市公园”

为幸福生活增添绿色

6月28日上午,伴随着和煦的阳光,记者来到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东南部的巴塘河国家湿地公园。很多早起锻炼的人在这里聚集了很久。走进公园,蜿蜒的河流,水草丰美的沼泽草甸,随处可见的野生动物,蓝天白云,雪山和草甸交相辉映。

“这里曾经是一片荒芜的海滩。现在有树有花,空气变好了,环境变美了。它已经成为我们娱乐和健身的好地方。”玉树市生态经理领导索南多加说。索多加指的是巴塘河国家湿地公园,面积12346公顷。河网密布,动植物资源丰富,是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的重要屏障。

徜徉在公园里,随处可见当地生态管理者在公园里、小广场、道路绿地捡拾垃圾、清除杂草、维护绿化设施、清理断枝。通过他们的共同努力,公园道路和广场的景观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成为市民节假日休闲的好去处。

巴塘河国家湿地公园包括玉树市区的北京玉树湿地公园、结古多公园、扎西克湿地公园、琼龙公园四个公园区块。他们“在喧嚣中安静”,“放松”。它们集品味、意境、韵味、教育于一体,也充当了玉树城市的“空气净化器”,用于涵养水源、蓄洪抗旱、净化空气。

走在巴塘湖绿道上,随处可见关于水资源保护和湿地公园的知识展板。他们不仅介绍了它们的定义、功能和分类,还详细介绍和展示了高原湿地的植物和动物,普及了如何保护、恢复和利用湿地。数据显示,经过多年努力,玉树市绿化覆盖率已达23.6%,玉树市被授予“省级森林城镇”、“省级森林乡村”称号。

据玉树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主任扎西江永介绍:“在现有公园景观林的基础上,我们还建设了科普教育中心、观鸟屋、藏药园、水上乐园、迷宫寻宝等。,丰富了湿地公园整体游览项目,将保护生态环境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结合。通过‘城市公园’培养人们爱护自然的好习惯。”

公园城市,智慧园林是“人、城市、环境、产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城市形态。是传统城市规划理念在新时代的升华,是“青山绿水”的城市表达。在生态、美学、人文、经济、生活等方面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和价值。近年来,玉树州树立“绿色感恩、生态报国”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加快构建山、河、湖、田、林、草生命共同体,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绿水青山的美好画卷越铺越广。

“巴塘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更好地保护了玉树湿地资源,充分发挥了高原湿地的生态功能,保障了玉树水源地的生态安全,提升了玉树的生态环境和城市品位,更有利于玉树的整体规划、建设和发展,促进了旅游产业和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玉树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宁阳表示,今后,玉树市还将保持湿地公园中旅游景观和景点的真实性,根据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生态旅游的要求,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突出地域特色,协调好人与湿地、旅游与生态、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

清除巴塘河湿地杂草的生态管理者公园。摄影:谭梅

“植绿护绿”

为美丽家乡添助力。

“玉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那个地区没有树,远远看去光秃秃的。经过多年的植树造林,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一上山,就能感觉到这里很美。”说起玉树城市变绿的实践过程,在玉树工作近10年的赵对结古北山绿化带感触颇深。

玉树作为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外围屏障,海拔高、降水少、气候环境恶劣,在植绿保绿的生态保护方面也责任重大。“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在玉树人民植树造林的不懈努力下,这座城市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果你想长期富裕,别忘了多种些树。’每年四月,我们都会为成千上万的人举办植树活动。每个人都认为为三江源的绿化尽一份力是值得的。”据蔡丹玉树州林草局林业部科长介绍。同时,针对树苗成活率低的问题,他们组织了一支经验丰富的绿化养护队伍,对种植的每一棵树苗都精心呵护。除了本地树种,玉树市内随处可见柏树、柳树、榆树等外来树种。这些树让玉树市的街道绿意盎然,生机勃勃。都是当地林业部门近几年引进的,克服了栽培上的困难。

巴塘河湿地公园一景。摄影:谭梅

在玉树市结古镇扎曲河畔的德卓滩上,树苗像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在微风中摇曳欢笑。

见到村民丹周时,他正在检查秧苗长势。丹的家住在扎曲河对岸的新寨村。周说,自从德卓滩改造成玉树千亩树木良种繁育实验基地以来,这里的景色年年有变化。

据随行人员介绍,德卓滩以前是工业园区。后来为了优先发展生态,工业园规划区调整为林业基地建设用地,在德卓滩建立了玉树千亩林木种子繁育基地。现在,放眼望去,扎曲河岸边的一大片沙滩上长满了长势良好的树苗。

近年来,玉树州始终牢固树立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的理念,扎实推进国土绿化建设。州府绿化效果不断升级,城区周边空地绿化面积逐年增加。特别是德卓滩千亩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干部群众爱绿护绿意识不断提高。植树造林已经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同时,玉树州因地制宜,按照“东三县造林,西三县围封管理”和科学、节俭、高效的原则,整体推进风景林、田湖草、沙、冰系统保护与修复。

2022年,玉树州各级林草部门依托生态保护修复、义务植树等行动,不断丰富森林资源,提升绿化质量。造林12800多公顷,恢复草原141300公顷,建立省级森林村,全民植树31万株。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提高到62.2%以上。

此外,据记者了解,2021年玉树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达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和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同时,全面推进全区无垃圾、塑料垃圾减量专项行动,垃圾综合处理处置体系初步建立。实施全民绿化工程,种植各类苗木206万株,新增绿化面积6066.67公顷,治理退化草地12.95万公顷。(谭梅)

(青海日报)

本文链接:http://www.xnsqbw.com/post/4682.html 转载需授权!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