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谈到了格萨尔王教和宗教。说到宗教,就必须要说扎西卡最大的寺庙——色旭寺。色旭寺是康巴藏区唯一可以授予格西(相当于博士学位)的寺庙。很多人通过终身学习都达不到这种程度。色旭寺的墙壁是白色和藏红花色的,庄严而朴素。除了佛教的教义,僧侣们还会学习医学、天文学等等。课后,和尚们经常在一起讨论经文和学习内容。色旭寺为康巴地区输送和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僧人。
当地百姓生活贫困,石渠县一直是贫困县。直到20世纪初才正式脱贫,但尽管如此,信徒们还是会对色旭寺给予最好的膜拜。石渠人用自己的淳朴和执着守护着自己的信仰之地。
藏区同胞的信仰,除了寺庙,生活中似乎处处都有宗教的痕迹。去过藏区旅行的朋友对刻有经文的石头应该不陌生。这种石头叫摩尼石。石渠有个遗址,叫巴格玛尼石经墙,是用摩尼石做的。它有两米多宽,近两公里长。上面刻着各种经书,间隔有佛塔。周围的信徒经常来这里,围着这面墙祈祷。藏区不只是围着山转,围着湖转,他们心中的圣地都可以成为他们祈祷和朝圣的对象。巴格马尼石墙也成为了这里的“信仰长城”,与太阳部落有着300多年的历史。
除了摩尼石经墙,石渠还有一个大摩尼石遗址,宋歌摩尼石经城。这座城堡高10米,宽100米。这是一座方形的石头城。
松玛尼石经城外墙嵌有佛像,由前门进入。它是一面石墙,由一层层的玛尼石围成圆圈堆叠而成,墙的四周是弧形的。因为堆放的摩尼石太多,据说地面已经下陷,地下高度和地面的摩尼墙一样高(现在已经无法参观)。
在整个藏区,这样的景观或建筑是独一无二的。人们不知道为什么这里的玛尼石可以堆得那么高,而且没有用水泥、粘合剂等措施加固,也没有外部框架支撑。但是,它们千百年来都没有倒下,而且越来越高。
至于它是如何形成的,有传言说这里的摩尼石曾经是格萨尔王领导的。祭祀之后,他们在这里灵魂交叉,堆了一个玛尼堆。附近的人为了表示纪念,把它一个一个整齐地叠起来,形成了一堵很高很长的墙,渐渐地就形成了这样一座石头城。
周围的居民经常来祈祷,磕头,转圈诵经。即使天寒地冻,甚至生活贫困,他们也始终对自己的信仰没有杂念。他们的坚持和虔诚,似乎是草原上风景之外更美好、更独特的存在。
除了广袤的土地、虔诚的信徒、格萨尔王的传说,石渠还有很多自己的风俗传统和地方特产。
比如去过云南尤其是泸沽湖的朋友应该知道,当地的纳西族有走婚的传统,石渠部分地区的婚俗有点像纳西族。然而,这一传统正在逐渐消失,成为历史。
此外,石渠还有很多特产,比如生长在海拔4200多米的石渠银耳。新鲜的银耳呈黄色,晒干后变白。牦牛皮,石渠是四川第一畜牧大县,年产牦牛皮11万多张,还有九龙花椒、枸杞、贝母。
这是石渠县的一部分。或许它包含了更多不为外人所知的惊喜和宝藏。
想去石渠旅游的朋友需要带厚一点的衣服。石渠夏天高温差不多10度,昼夜温差大。冬天平均气温零下20度左右,偶尔会有大风。石渠县很多地方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进入高海拔地区,要减少剧烈运动。洗澡要等习惯了再洗,还要时刻注意身体状况。
倪夏镇是石渠县,设施比较齐全。在宁夏镇的德姬中街将会有更多的餐馆。因为地处偏远,价格相对较高,大部分餐厅以川菜为主。
最后说一下交通问题。如果是从成都去石渠没有直达车,可以先坐飞机去甘孜,再坐车去石渠。从成都开车的话,将近1000公里。路途遥远,需要提前了解路况和路线。最好是一起去;玉树到石渠也有班车,早上出发,两个多小时到。
阿米西藏旅行,专注少数民族旅行线,更多西藏旅行少数民族线,无人区穿越,西藏旅行资讯欢迎关注。
本文链接:http://www.xnsqbw.com/post/4969.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