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规划成为回忆,尘封了痕迹,感觉像是一场梦,却久久不愿醒来…
峡山|海拔5072米
历时16天,行程1100公里。玉树西藏之行有惊无险。与原计划不同的是,玉树至昌都段后半段没有走214国道,而是走了一条捷径,改走乡道。期间住了两晚,在白扎林场看守员、芒达寺僧人、D乐师兄的帮助下,顺利到达昌都。这一段发生的故事,后面会详细讲。
从白扎林场进入西藏昌都。
从玉树到昌都,我们之所以不走国道,是因为当时的实际情况。经过两天的重载骑行,翻过了三个4000m以上的山口,身体逐渐适应了玉树的温度和海拔。但促使我最终决定改变计划,放弃国道的动机,并不是乡镇公路的风光和刺激,而是因为国道上的货车比较多,这是影响我骑行的潜在危险因素,与大家认为走国道很安全的观点相悖。当然,国道上的住宿和补给都比乡村公路方便。
从甘孜德格到拉萨朝圣的信徒
纪录片《茶马古道》讲述了康定村民的朝圣场景。在昌都偶然撞见他们,同行的还有一位年过五旬的老奶奶。就这样,她在去圣地拉萨的路上,走了三步,磕头。我们可能会说,这就是信仰的力量,这不仅体现在他们艰苦的禁欲主义上,也体现在我短暂的个人交流和感受中,他们的内心无疑充满了幸福。
原303省道
后来程没有走317、318国道进藏,而是选择了夹在这两条路中间的S303。他为此吃了很多苦。我记得他踏上这条路的时候,除了破旧的路班和躺在路边的石碑,什么痕迹也找不到。取而代之的是国道G349,里程碑不再刻在石头上;在莫拉山老路的隘口上,5220米的路标依然矗立在风中,但很少有车辆经过...
在前往该地区迈迪卡湿地的路上
十座大山没有挡住前面的路,但是在去麦地卡湿地的路上,道路泥泞。扎桑牧场半夜下起了大雪。第二天天气没有好转,气温骤降,我们只好原路返回,提前结束了旅程。一开始,我的心有点堵,像一条鱼在喉咙里。现在想想,我只是对自己不爽,没什么好后悔的。又是旅行记录我想到的,需要从内心出发...
历史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xnsqbw.com/post/5042.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