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滩绵延过茫茫沙海,放眼四望荒凉的田野,狭窄的山路九转八转,破土开荒,攻他山岩石,支起帐篷,安营扎寨为家。这是以前的德里。
网络四通八达,钾肥基地碧波荡漾,资源开发方兴未艾,绿洲农业遍地黄金,现代畜牧业欣欣向荣,枸杞、藜麦遍布山河。这就是现在的德令哈。
01
德令哈作为海西州的州府所在地,自建州以来,经历了柴达木发展的辉煌岁月,从一片荒凉的荒地,到各民族团结一心、安居乐业的幸福城市。这座高原城市不断积聚发展动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这40年,民族团结让这里的人们亲如一家;结构调整使这里的老工业成为春风;新医保、医联体改革,让农牧民看病无忧;新能源和特殊材料产业的落户有助于产业链的延伸;枸杞、藜麦、伏牛等特产帮助普通人脱贫致富……当你走近这里的每一个人、每一寸土地、每一个村庄、每一个小镇,你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在改革开放40年来所镌刻的荣耀和印记……
每当我走过德里的街道,看着那些美丽的建筑,73岁的张都会感到由衷的自豪。张老人回忆说,德令哈曾经是戈壁的一片荒漠,非常荒凉。在“开发柴达木”的时代号召下,一批批开拓者和建设者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赶来,在当地各族人民的密切配合下,奋力开拓进取。自1988年德令哈建市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带领各族人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了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
市民们喜欢在饭后去奥林匹克广场散步、跳广场舞、练太极,既陶冶了情操,让心情愉悦,又锻炼了身体。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同时,人们会越来越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满足,追求健康长寿的幸福生活。
当改革开放的号角吹遍茫茫大漠,越来越多的人从改革中受益,越来越多的事情因为改革而精彩。
“黄金大道”通向幸福
位于德令哈市街头的“轻轨站台”成为新坐标。
02
走进陶尔干家,牧区的老人们正在凉亭里打“牛九”牌。虽然听不懂他们幸福的话语,但他们已经明显感受到了他们的幸福。谈到今天德里的变化,在克鲁克镇克鲁诺尔村村长大的64岁的卡吉里玛十分激动:“我出生在草原,住在蒙古包里,照明用的是自己的油灯。放牧条件非常艰苦。牧区没有路,羊走丢了也找不到。现在牧区的生活变化很大。我孩子的孩子开着车去放牧,牧区建起了宽敞明亮的安置房。家里羊圈的600多只羊都很肥。党的政策也给我们牧区带来了很多好处。现在生活在这个社区,我们为各民族的团结互助感到非常高兴。”
陶尔根家园位于德令哈市西北角2公里处,是青海省最大的游牧民族聚居地,891户3600多名牧民居住在德令哈市的4个乡镇、13个牧区村。
如今的陶尔干之家,实现了“牧民向市民、牧区向城区、帐篷向楼房的转变”。除了现有的17栋楼,社区还有办公楼、日间照料中心、幼儿园、文化活动广场、党员活动室、田园书屋等配套设施。,涵盖住房、养老、教育、文化等领域。
随着柴达木广场、巴音河大桥、州图书馆、州民族文化活动中心亮灯和市行政服务中心广场景观工程竣工,巴音逸景滨江公园、青年广场、巴音河景观夜景亮灯工程进展顺利。6个城市道路给排水工程相继开工,新建改建公厕30座。市政设施完好率和路灯亮灯率分别在90%和95%以上。同时,德令哈大力开展国土绿化,投资1.13亿元实施公益林管护等17项绿化工程,新增林地2867公顷,封山育林2133公顷,管护30万公顷,新增城市绿化面积107公顷。
陶尔根家的新牧民已经在城里生活了。
秋天的德令哈穿上了“金色”的外套。
03
德令哈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缘,是典型的沙漠、半沙漠高原干旱气候区。干旱少雨、树木稀疏、草地退化、土地沙化等问题一直是提高人民幸福感和安全感的瓶颈。过去在德令哈生活过的人对此深有体会。
“1978年,我在海西消防支队服役,印象最深的是风沙天气。满天都是训练时战友们在揉眼睛。除了人民商场和海西州招待所是二楼,以前满地都是平房,街上很少人。”现在住在白水河村的田思珍回忆道。他曾经是一名士兵,在部队服役了六年。说到现在的城市发展,田思贞的“滔滔不绝”让人无语:“德令哈在城乡建设、城市管理、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一排排整齐的建筑拔地而起,清澈的巴音河穿城而过。生活在干净舒适宜居的戈壁新城,是我们的幸福。”田思珍曾经是白水河村的党支部书记。他工作了18年,对这个小城有了更多的热爱和向往。
改革开放多年来,德令哈把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城乡绿化作为改善民生、提升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有效抓手。已投资7.5亿元实施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和美化、亮化、绿化工程;在落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341.5万元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贷款资金23.2亿元,进一步夯实城乡发展基础,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现在,从机场路、站前路防风林、长江南路、纬七路、纬九路、巴音河景观、全民文化活动中心、州游泳馆、居民区、青年森林公园、西海公园……德令哈城区内外被层层绿植保护,成为城市环境绿化、保水、防沙、防风的“绿色堡垒”。
回望改革开放40周年的辉煌成就,这不过是德令哈勇闯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又一个起点。在海阔天空、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工业发展遍地开花、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的势头下,德令哈的改革之路将沿着“持续发展、稳定生活、生态繁荣”的喜人主线继续前行...
1978火车进入德令哈站。
60s,德令哈市的十字路口
图形来源网络
编辑:孔德美
编辑:张彦军
操作:贾婷婷XH001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转载作品均已注明出处,不代表本站对其个人观点和真实性负责。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天内联系本网,我们将尽快删除内容!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柴达木微金融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本文链接:http://www.xnsqbw.com/post/5108.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