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海西州格尔木市坚定贯彻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精神,坚持示范引导、宣传动员、综合提升、文明推进、服务群众、开拓创新六个方面,不断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推动文明城市创建迈上新台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在高质量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唱响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好声音。
率先垂范,奏响“示范引领曲”
格尔木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创城领导小组和创城办公室,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创城办公室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体系。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召开以来,市级党政“一把手”发挥“头雁效应”,深入基层,现场办公,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基层党组织也迅速行动,细化分解任务,补齐短板,聚焦重点问题。全市上下立即形成了“领导牵头、部门牵头、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4
营造气氛,放一首《宣传发动曲》
结合格尔木实际,创新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积极营造全民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全面提高辖区居民创建城市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率,让城市开满“文明之花”。今年以来,格尔木市创城办起草下发了《门前五包倡议书》和《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推广公益广告60条、未成年人公益广告8条、生态文明公益广告4条,发放《志愿服务活动文明劝导通知书》。市融媒体中心充分发挥全媒体传播优势,在广播、电视、报纸、新媒体等平台开设了“当城市在建”、“市容监督岗”、“共建文明城市,共建和谐家园”等5个栏目。已发布播出相关稿件356篇,滚动播出公益广告1000余条(次)。
基准和检查表,并播放“综合改进曲”
根据最新的全国文明城市评价体系和要求,全面梳理城市创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市创建办制定下发了《格尔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行动计划》、《格尔木市2022023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方案》等15个文件,为城市创建工作有序有效开展绘制了路线图,列出了时间表。格尔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严格落实领导挂点责任制,对环境卫生“脏乱差”、车辆随意停放、垃圾清理不及时等问题,当场责令整改。在各农贸市场采取分片承包、定岗值班、联动协作、集中整治的方式。目前,共制作价格公示牌280块,促进市场规范化建设,检查农贸市场200余次。格尔木市文化和旅游局通过清理景区环境,整治文化旅游市场“乱象”,落实一名导游的双重责任,共同打造全市文明旅游新风尚。
专心玩《为人民服务》
格尔木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注重民生建设,把推进创建城市与解决民生问题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城市“双修”、道路改造、街景改造、厕所革命、绿化提升、农牧区人饮工程维护保养、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等“一揽子”工程,探索建立治安、城管一体化巡查综合执法工作机制。持续推进城乡“牛皮癣”、人行道机动车乱停乱放、校园周边秩序等专项整治行动,解决人民群众急的、急的问题,全市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市发改委围绕“城建工作硬件短板28个问题清单”,征集41个城建项目,总投资3.8亿元。市行政服务中心对进驻中心的219项行政权力、22项公共服务、11项便民服务全面推行“清单制+空位受理+告知承诺”审批服务模式,提升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服务水平,群众可以“先办事后补缺”。市检察院有效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加强协作配合,依法跟进监督,帮助解决群众急、急问题26个。市法院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民企大调研、微企大走访、国企大讨论”三大活动,公正高效化解涉企纠纷,平等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切实履行司法职能,优化营商环境。
1运用多种策略,奏响“开拓创新之歌”
根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标准,格尔木市制定了工作分工、重点清单、推进任务清单,明确了各部门、各单位在创建文明城市中的任务、重要范围、重点工作,以扎实的作风开展创建城市工作。及时下发各单位职责分工、市领导联合签约、网格各单位支持配合、监督考核办法等方案和通知。,明确全市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责分工,进一步加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建立“市领导+联合单位+街道领导承包”的工作机制,形成市领导联合点、承包单位、联合实地考评点和街道承包、责任单位、街道领导联合任务。针对以往全市环卫作业中存在的多头管理、边界职责划分不清、管理缺乏绩效考核、服务质量无法保障等问题,政府采取购买社会服务的模式,引入专业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实现工作集中管理、资源统一调度和使用,充分发挥专业人员优势,提升了全市环卫工作水平, 进一步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本文链接:http://www.xnsqbw.com/post/5133.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