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中国旅游地图看中国旅游景点,领略中国大好河山。
第二十九条青海
青海省,简称“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省级行政区,首府西宁。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北部和东部与甘肃接壤,西北部与新疆接壤,南部和西南部与西藏接壤,东南部与四川接壤,地处青藏地区,分四个地理区划。青海省总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辖2个地级市和6个自治州。截至2021年,青海省常住人口594万人。
西宁,原名青唐城、西平县、陕州,是青海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是青海省省会,国务院批准的中国西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全市辖5区2县,总面积76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6.8万人。
西宁景点:塔尔寺、马步芳府、老爷山、湟源城隍庙、南山公园
1.塔尔寺
位于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南部莲花山,距省会西宁25公里。它与西藏的甘丹、哲蚌寺、萨拉、扎什伦布寺、甘南的拉卜楞寺一起,被称为中国藏传佛教六大格鲁派寺庙,是格鲁派僧侣和信徒的宗教活动中心之一。壁画、堆绣、酥油雕刻是塔尔寺的三大绝活。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出生地。宗喀巴成名后,关于他的精神轨迹有许多传说。据说他出生后剪脐带滴血的地方长了一棵白雪松。吴明十二年(公元1379年),宗喀巴的母亲根据儿子的来信,在信众的帮助下,用这棵康乃馨树和宗喀巴送来的狮吼佛像建造了一座石塔,这是塔尔寺最早的建筑。后来佛塔一再改名,成为大金瓦殿的大银塔,是全寺的主要供品。中国塔尔寺就是以这座宝塔命名的。明朝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仁钦宗哲鉴禅师称赞在塔旁建一静室,供僧人聚精会神打坐。十七年后,又建了一座弥勒佛殿,塔尔寺初具规模,取藏语名“比本仙巴林”,意为“十万佛如弥勒寺”。
400多年来,塔尔寺逐渐发展成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古建筑群。全寺占地600余亩,僧舍9300余间,殿堂52座,僧人最多时达3600余人。四面环山,殿宇雄伟,佛像庄严,梵塔星罗棋布。其中,大金瓦殿和大净殿是全寺的主要建筑。大金瓦殿建于清康熙年间,建筑面积456平方米,上下三层,四个飞檐,各持其势,山式金瓦覆以鎏金铜瓦,四壁为琉璃瓦,图案精美。大厅内纪念宗喀巴的大银塔被誉为“天下第一宏伟”,由清朝乾隆皇帝题写的“梵天楼”牌匾悬挂在大厅正门上方。大经堂建于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重修,总面积2750平方米。经堂内有18根长柱,90根短柱,全部用特制地毯包裹,地面铺地毯垫,供3000名僧人集体念经。东西方有无数佛像和藏经,有班禅和寺庙基座。
此外,还有弥勒佛殿、九间殿、灵塔殿、释迦牟尼殿、义训殿、小金瓦殿、华寺、祖巴扎仓、丁可尔扎仓、曼巴扎仓、如来八塔、门塔、菩提塔、时轮塔、静音书院、达拉朗及各种大宅。除了各种造型精美的佛像、乐器、卷轴画外,还有宋代哥窑瓷坛、玉雕、明代龙瓷瓶、清代龙鱼瓶、竹寿女、玉观音雕刻等珍贵手工艺品,还有历代统治阶级赠送的各种匾额和汉藏文字铭文。
2.马步芳公馆
位于青海省西宁市为民巷13号,省立医院附近。始建于1942年6月(民国31年),造价3000万大洋。次年6月完工。那是马步芳的私宅,名叫新路。马府很多建筑的墙壁上都镶嵌着玉石,所以人们也称之为“玉府”。住宅由几个庭院、不同形式的房屋和花园组成。每个院子里的房子都布置得井然有序,井井有条。它构成了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大宅南端的后花园,种植着珍贵的花木,亭台楼阁,其中就有著名的“孝泉”。
“马步芳公馆”是青海省保存最完好的民国建筑,也是我国唯一一座用玉石建造的官邸,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浓郁的地方民族文化特色。“豪宅”保留的院落占地近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800多平方米。房屋共298间,由前院、中院、南院、西一号院、西二号院、后花园七个独立又相连的院落组成。所有院落都通过秘道与重要的厅堂、民居相连,院落设计精巧,建筑古朴典雅。整个庭院透露出老房子的深邃、肃穆和神秘。
3.老爷山
又名元朔山、北武当山,距西宁城30公里,太渊宫(即关公寺)建在山顶,因寺内神像众多而得名老爷山。位于西宁以北35公里的大通县桥头镇苏木连河(北川河)上,山顶海拔2928米,相对高差近500米。它是西宁附近最雄伟、最美丽的山峰。
老爷山自古以“苍松、滚石、曲水、美景”著称。路过时,抬头望去,只见峭壁青墙,云雾缭绕;松树,负潜在竞争;山路盘旋如羊肠。景色四季不同,一年四季常新:春天,山岚四面环山,夏天,是美丽的木葱笼,秋天,红叶似火,冬天,银装素裹。老爷山岩体主要由石灰岩组成。在长期的水蚀、风化等外力作用下,形成了许多奇峰的石窟、峡谷,尤其是南坡,山势险峻,危崖耸立。从南坡的登顶处确实有“华山之危”。
老爷山植被茂盛,有100多种植物,主要有云杉、柳树、杨树、红柳和各种灌木。每到盛夏,漫山遍野都是郁郁葱葱的植被,丛林中的玫瑰、牡丹、芍药、金露梅、银露梅以及各种野花竞相开放,香气四溢。深秋的景色堪比北京香山。林草中生活着20多种野生动物,包括野猫、赤狐、松鼠、旱獭、猞猁、松鼠、沙鸡、山鸡、雪鸡、蓝雉、岩鸽等。,主要是鸟类。
老爷山的美在于它美丽的绿色寺庙和绿树成荫的鲜花。老爷们儿建有王耀庙、翡翠宫、白子宫、柴佳殿、无量殿、斗马宫、太元宫等古建筑,以及老虎洞、石柱、火烧台等,均于上世纪50年代末被毁。如今,亭台楼阁、寺庙都得到了重建,一些古建筑也正在修复。
4.湟源城隍庙
位于县城中央十字以北,建于公元1776年(清乾隆四十一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湟源县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古建筑,也是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城隍庙之一。城隍庙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三进两院布局,砖木结构,占地6000平方米。这座寺庙古朴典雅,宏伟壮观,金碧辉煌,远近闻名。一到十五重大节日,游客络绎不绝,香火旺盛。
湟源城隍庙历经沧桑,跌宕起伏,在嘉庆、宣彤年间多次修缮。改革开放后大规模修缮,逐渐成为现在的规模。山门雄伟壮观,建在六级台阶上。山门东西各有一个栏栅,栏栅上下各有两个雕斗,相映成趣,使山门更加雄伟。对面山上的青砖高6.6米,宽10米,刻有云纹图案,属于清代砖雕艺术。进山门,是戏楼,东西两侧有钟鼓楼,“晨钟暮鼓”,早敲钟,晚敲鼓。一般钟鼓是和尚报时的工具。现在,钟和鼓都已摆好,但还没有敲。据说他们一敲门,天上就听见了。
城隍庙不仅建筑技艺领先西北地区,绘画成就也最高。
5,西宁南山公园。
位于西宁市南山,风景优美,是休闲观赏的好去处。西宁又叫凤凰山。山上有一座亭子,名叫凤阁。亭子上有一条横幅——“河湟吸引凤凰”。据说南方凉爽时,有凤凰飞过,故名凤凰台。这和当时流传的“蛟龙在长宁,独角兽在绥强游”的说法是一样的。但由此而来的西宁古八景之一“留云凤台”,却成为西宁一大胜景。
以南山关帝庙为中心的建筑群,建于明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是西宁保存完好的明式建筑。虽然传说中的孔雀屋早已消失,但吟诵凤凰山的《留云在凤台》这首歌,至今仍广为传诵:“凤凰来凤台,凤凰留云。笛子从不吹,细长的月牙儿挂在山头。”
南山是一个参观的好地方。《西宁府新记》写道:“凤凰山上有庙亭,远眺,西有洞,下有大江……”在过去,5月13日和6月6日,到处都是游客,非常热闹。当你爬到山顶时,你可以看到山和云。
本文链接:http://www.xnsqbw.com/post/5212.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