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海东,纵情端午
端午节假期就要到了。
你想玩得开心吗?
近日,海东市文体旅游广电局推出
三个精品旅游系列
带你去
“玩转海东,纵情端午”!
一个
1号线民俗文化线
西宁-互助土族自治县(土族家园花园景区)-平安区(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乐都区(河湟文化博物馆)-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路镛康哥达景区)-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撒拉族印象城、撒拉族故里-民俗文化园、骆驼泉景区)-西宁
一个
互助故土公园景区
互助土族家园园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总面积11.26平方公里。包括彩虹部落土族园、纳顿庄园、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天佑德中国青稞酒源、小庄村五大核心景区。是以“土文化”为主题,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民俗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2
平安黄一鹤民俗文化体验现场
平安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场位于平安区中心城区5公里的平安镇张家寨村,占地约1000亩。分为汽车营地板块、乡愁民俗板块、本地电商板块、富硒科技板块、乡村田园板块等五大板块。嵌入了海东市汉、藏、回、撒拉族等17个民族的典型民俗和地方特色,包括土油坊、家酿青稞酒厂等8个板块。青海现有酸菜、醋酿、传统粉条、现磨调料等5个作坊,18家明清建筑风格的农家乐,经营青海老八板、农家自助宴、柴鸡等传统美食。
3
河湟文化博物馆
河湟文化博物馆位于海东市乐都区,总面积52133.6平方米(78.2亩),主要体现农耕文化、彩陶文化、民俗文化、可移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座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地方博物馆。整个展览分为序厅、四个展厅和十三个单元。
序厅是整个展厅的总图和轮廓。三维沙盘和分镜展示了河湟的地质变迁、地理范围和文化生态演变。中央幕布标明黄河四大文化,明确这是黄河的源头文化,标志着河湟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和价值。第一展厅主题为起源于九州的河湟文明,第二展厅主题为与世界交融的河湟古道,第三展厅主题为河湟家园与美丽繁荣,第四展厅主题为河湟梦想与辉煌。
4
鲁抗格达景区
永康格达景区位于民和县满坪镇。它不仅是青海省最大的集河湟民间艺术、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宗教文化、传统非遗文化为一体的民俗博物馆,也是旅游避暑胜地。
5
循化撒拉族的故乡——民俗文化园
循化撒拉族的故乡——民俗文化园位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镇。循化县是中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街子镇是中国撒拉族的发祥地,撒拉族风情浓郁。撒拉族故里——民俗文化园建于2017年,占地54.3亩,总建筑面积2.46万平方米,总投资2.18亿元。建有撒拉族风格的游客接待中心和撒拉族民俗文化展厅,以油画、画册、雕塑、沙盘演示、文字图像等方式。从全景式、立体化、广角度看,撒拉族先民生活在中亚,撒拉族初抵(元朝),茶马互市——交流融合(明朝),风雨岁月——鱼水情深(清末民初,解放)
水文化展区以羊皮筏子、水车等实物展示撒拉族水文化,展示黄河流域撒拉族先民的生活文化;撒拉族古代文物展区有围墙建筑、木雕牌坊等。,这显示了撒拉族的围栏建筑文化。2008年6月,撒拉族栅栏建筑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座14至19世纪(明清)的精英建筑被列入青海省文物。撒拉族婚礼习俗表演在婚礼习俗体验馆举行。撒拉族婚礼不同于其他民族。2006年,它们被确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同时,他们品尝了撒拉族美食,分享了撒拉族婚礼习俗文化。友谊之星-六角宝塔是循化县六个民族团结进步建设美丽循化的象征。
6
骆驼泉景区
骆驼泉风景区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街子乡团结村,交通便利,三级油路直达,距县城5公里,距西宁市区140公里。是一个集观光旅游和体验民俗风情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2
2号线黄河风景线
西宁-化隆回族自治县(安达其哈生态旅游景区、黄河绿洲生态旅游景区、黄河第一湾、群科新城水上乐园)-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黄河清水湾景区、梦达天池)-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临晋古渡、接官厅、禹王峡景区)-西宁
一个
安达齐哈生态旅游景区
位于化隆县群科镇安达其哈村黄河北岸,是以黄河文化体验和花海主题为主,以儿童游乐教育为辅,集休闲、度假、观光为一体的滨江旅游景区。春天赏杏花,夏天赏杏果,秋天赏美食,冬天观鸟,国家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上的火烈鸟就出现在这里。是休闲度假、游黄河、赏花赏景、品团味的理想目的地。也是摄影师的天堂。
10 - 11 - 12
黄河绿洲生态园
绿洲生态园位于中国拉面馆群科镇群科新区沿黄河向东村,总面积81703平方米。2013年5月正式开业。高速公路通往示范园,交通便利,距省会西宁100多公里,海拔1800至2000米,气候温和,地理气候环境优越,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是发展特色农业光热条件最匹配的地区之一,也是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体验民俗风情、特色餐饮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14 - 15 - 13
黄河第一湾
黄河第一湾景区,位于化隆回族自治县横龙乡牙曲滩村,是化隆县黄河第一湾农牧生态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集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黄河奔腾过峡谷、浅滩,一路奔腾,咆哮千里。先民们利用黄河的水资源,创造了在河中心筑堤分水,自己灌溉的奇迹。他们从黄河开始了灌溉的辉煌篇章,创造了美丽富饶的青海化隆。
4
黄河清水湾风景区
黄河清水湾位于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部清水乡。当黄河流经这里时,它变成了一个锯齿形的大湾,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清水湾北临积石山,南临黄河水,地势险要。这里气候温和,光照时间长,树木环绕,鸟语花香,风景秀丽,两岸山峦起伏,沟壑纵横,黄河水时而静如雪,时而咆哮如虎。黄河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河& # 34;漂亮的画。
15
蒙天池
蒙恬湖位于循化县梦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称为& # 34;青藏高原上的西双版纳& # 34;。天池的自然风光迷人。如果乘船在池中游泳,可以看到蓝天白云映衬着周围的绿峰,随着海浪荡漾,层层荡漾。盘根错节的百年海棠树倒映在池中,像游龙过海;枝叶繁茂的雄伟云杉古老而壮丽。神仙洞、狮子王峰、彩虹瀑布等。天地所造,令人叹为观止,百看不厌,流连往返。游客们称赞它们“比天山天池更美”。
21 - 22 - 26
关捷馆林古度
谷林渡口始于汉代,盛于唐宋。从汉代到明清及近代,一直是黄河上游的重要渡口。西入新疆,南抵西藏,成为远在黄河之上,横跨甘肃、青海的著名古渡口之一。千百年前的丝绸之路上,雄伟的石关旁,曾经叱咤风云的临晋关,只留下了一座不朽的石墩,两条粗壮的铁链和人们永恒的怀念与记忆。
官厅镇,古代唐蕃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塞,为了迎接入境使节和官员,曾在此设立“官厅亭”。如今,小镇因其名而得名官厅。
7
于霞风景区
于霞景区位于民和县中川乡峡口村,规划面积205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10平方公里。景区距炳灵寺水道16公里,地理位置特殊,交通便利。是甘肃省西宁旅游圈和兰州旅游圈的最佳连接点。景区旅游资源丰富,有大禹治水遗迹、于吉龙潭等景点。樱花大道、玫瑰走廊等观赏区。4D玻璃观景台、如履薄冰体验区、水上观光旅游区是集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景区。
3
三红色旅游线
西宁-互助土族自治县-双树村-板岩村(全国扶贫模范村)-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洪光村红旅游景区-十世班禅故居-返回西宁
一个
双树村
双树村位于沙塘川河西岸的香山脚下,是青海省互助县唐川镇西北部的一个人口稠密的村庄,距省会西宁22公里,距互助县城8公里。唐川河贯穿全境,给他们带来了肥沃的土地和美丽的家园。双树总面积为72,000平方公里。全村有19个生产合作社,756户,3100人。现有耕地面积4464亩,其中水浇地2215亩,浅山地2383亩。主要农作物为油菜、大豆、小麦、马铃薯,平均亩产280公斤左右。现有红、白(獭兔)、黄蚕豆、黑八眉猪、绿双树苗圃等主导产业。双树村党支部纪念馆是青海农村党支部历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互助县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
半岩村
Banyan是母语,音译意为富裕,表示土耳其人民对富裕美好新生活的向往。板岩村于2021年2月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扶贫模范村”称号,先后被评为国家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村、国家森林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国家旅游重点村、青海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2板岩村位于互助县东南部,距互助县城30公里,距平安县城20公里。这是一个传统的土族村庄。2016年,互助县委、县政府对板岩村5社、6社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
同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板岩村,调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榕树村借助精准扶贫,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发展产业。如今,榕树新村面貌焕然一新,文明程度大大提高,开创了和谐、幸福、欢乐、祥和、积极向上的新局面。
3榕树新村建有榕树新村文化长廊、榕树村盘秀园、榕树村酒厂、特色农家乐、特色民宿、榕树生态农庄,在这里可以进行农耕体验、休闲娱乐、美食品尝、蒸馏酒工艺酿造、品酒等。
三
村红旅游景区
循化县洪光村红色教育基地位于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察汗都斯乡洪光村。红色革命遗址主要有洪光清真寺、红军小学等。,由被俘的红西军人员建造。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红西路军精神,2014年被命名为“海东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4 - 35 - 34
石板禅故居
班禅故居位于距县城20多公里的杜文乡玛丽村。1938年正月,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在此诞生。大师祖籍西藏萨迦,元初迁居循化。从明代的百户,到清末,提升到千户。他的父亲Gugoncedain是最后的千户,他掌管着“杜文的七个家庭”。
大师故居以前院两棵参天大树(一棵在文革中被砍伐)为标志,郁郁葱葱,高大挺拔,院外溪流循环,四野青山绿水,一座庄园的“品”字形,外院是停车场和仓库。东边有两栋并排的房子,北边是家人的故居,南边是主院。这是主楼,北面是报告厅,西面是接待室,东面是主卧室。全屋是藏式建筑,雕梁画栋。它宏伟、古朴、庄严,讲堂的屋檐下有一块牌匾。它是1983年10月由县城的汉人赠送,祝贺大师新居落成,题有“河源须弥”字样
38 - 39 -
本文链接:http://www.xnsqbw.com/post/5247.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