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四季
又是一个秋天,距离我们去年离开北京已经整整一年了。
在这四季的循环中,我用自行车车轮的周长来衡量这个世界。
骑行的足迹已经印到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12个省市自治区。
▲一年来的骑行轨迹。
今年5月,到达大理后,我给自己放了一个很长的暑假。
直到八月,继续上路。
告别苍山洱海,一路向西。
很快,我来到了位于大理剑川的沙溪古镇。
沙子被群山环绕。不知道这有没有让旅行人的脚步停下来。
这里的人远比大理古城少,光线更多的打在石板路上和木屋上,很柔和。
走在他们中间更舒服。
有时候看到别人家门口贴的对联,一面是字,一面是图。充满了乐趣。
▲有趣的对联。
往前走,游吟诗人坐在河边,弹琴唱歌。我溜到他身后的花丛中,按下快门。
希望你能透过斑驳的树影,听听这首无字的歌。
▲吟游诗人。
天色已晚,粉红色的夕阳是金色太阳送的最后一份礼物。
这成了达利在我心中最后的温柔印象。
▲沙溪夕阳。
02.自由和恐惧
在很多朋友眼里,我是自由的。有人羡慕,有人羡慕,羡慕的人羡慕我可以随意支配时间,不用被工作所困。佩服我的人佩服我能战胜对未知的恐惧,敢于探索未知。
从某种程度上说,前者是一个结果,后者是达到这个结果的必要过程。想要自由,就需要克服一些内心的恐惧。
在我看来,克服恐惧的唯一方法就是去面对它。
恐惧是无形的,不可言说的。
当我们面对抽象的、宏大的、难以想象的概念时,人会本能地产生恐惧。
但是只要我们活着,我们就生活在一个有形的世界里,有形的,脚踏实地的。
当你专注于具体的、当下的、确定的事情时,你总会找到“要做的事情”,而不仅仅是感到害怕。
我们害怕在黑暗中行走,但同样的,太阳升起后,我们也不害怕。
现在拿走太阳,抛开黑夜的恐惧,勇往直前。
我想每个人都会睁大眼睛,把最大的视觉能量投入到每一步的立足点上,直到这条路的最后一步。
▲太阳出来后是日照金山,太阳出来前山就在那里了。
离开沙溪,继续向西走。
当我们到达金沙江边的虎跳峡时,天气变得越来越不稳定。
阳光少了,性爱多了。
据说虎跳峡有一条很高的徒步路线,站在高处可以俯瞰金沙江。
我安顿好自行车和行李,到达的第二天早上,就冒雨进山了。
▲在雨中俯瞰金沙江。
山路泥泞,雨没有减少的意思。烦躁的时候就来到一个简易的木棚里避雨。
不知道过了多久,突然来了一个徒步旅行者。没想到这么恶劣的天气还会有人上山。
在暴风雨的山上,有人陪着你总是很快乐的。
他叫涂冰,但他说他小时候其实不是涂冰。他的名字有三个字。
有一天,在国外当兵的爸爸回家给他登记,他却记不住名字。
故名土兵。
他从拉萨搭便车,行李全是一个背包。
他说他喜欢听不到引擎声的地方。
骑了这么久,越来越觉得徒步是比骑行更自由彻底的旅行方式。
你带的东西越少,你就能走得越远。
▲虎跳峡徒步路上的一个小村庄。
03.关于幸福
我们所担心的,往往是由未知引起的,由幻想加工的。
把想象力放在一边,尝试一下,也许你会有新的认识。
当然,我知道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拥有“不害怕”的能力。
真相就是真相,现实就是现实。
我没有经历过别人的人生轨迹。
不知道别人有没有这个叫“无所畏惧”的网站。
幸运的是,我似乎已经到了这一站。
从虎跳峡出发,骑着自行车在滇藏线盘山公路上慢慢爬行,速度接近步行。
车水马龙,山中空气静谧。
只听见自行车链条的驱动声,呼吸的声音,和节奏的节奏是一样的。
除此之外,天地间再无其他。
我被融化了。
不是很开心,但是很满足,很踏实。
这可能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刻之一。
我认为这种快乐和幸福的区别在于,
快乐的感觉消散后不会不快乐,但消散后会不快乐。
比如地球、火星、星系、太阳系。
他们安详的存在于吞噬一切时空的宇宙中。
没有愤怒,就没有快乐。
超越一切。
他们是佛。
对于我们来说,不需要一直处于这种神秘之中,也不可能做到。
但是我觉得偶尔经历这样的时刻还是很有必要的。
因为只有你见过真正的好,你才能识别坏,你才能识别坏是如何打着“好”的名义虚张声势。
比如那些宣扬“生活更美好”的广告,以及让人在短暂的幸福之后感到更加空虚的物质依赖。
至少,可以让我们更清晰的对待生活。
我很幸运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这种美。
虽然它不会一直在下一个路口等我,但我总能在路上找到它。
感谢一切让我拥有这样的时刻。
04,那些生命
艰难地爬完白马雪山后,有一段愉快的下坡路。
不经意间,神山卡瓦格博出现在眼前。
慌忙刹车拍照,我知道,最期待的部分终于到了。
▲刚过白马雪山,就看到了卡瓦格博,神山。
在大山的注视下,它一路下降到德钦县城,继续前行10公里到达飞来寺。
飞来寺是由两条路组成的旅游镇。每年都有很多人来这里看梅里雪山。
对于游客来说,这就是30年前以美丽的雪山线条和神秘的山难而闻名的梅里雪山。
对于藏民来说,这就是阿尼卡瓦布,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之首,生命中真正存在的至高神。
阿尼在藏语中是爷爷的意思。
▲从飞来寺看黄昏的卡瓦格博。
上帝不仅在精神上带领人们,而且在经济上帮助人们。
在飞来寺,我遇到了一个年轻人,旺扎,他自称叔叔——他32岁。
他说附近村里家家户户都会去山里采松茸,一个人一天能挣两三千块钱。每年接两个月,一家就能赚二十万。
但是捡松茸也是个技术活。会捡的人能把松茸从看不见的地里翻出来。
旺扎不会的。
他上小学的时候,要爬好几座山才能去上课。
小学毕业后不想读书,就去牵马,给游客当导游和司机,所以一直没学会捡松茸。
现在,还是略有遗憾。
除了松茸,旅游也是神山给当地人带来的重要收入。
先不说发达的餐饮住宿带来的收入和就业机会。这里很多收费景点也是原来的村子,每年都给村民分红不少,比如雪山东坡的雨崩村、明永村。
一些尚未收费的村庄也在景区规划中,如北坡的亚公村和西坡的贾营村。
当地人认为这两个地方的风景远比雨崩名气大,游客多。
旺扎说,以前的人苦得要挖山砍树才能腾出地来种田。到了他父母那一代,他们仍然需要做一些这样的工作。
但他这代人都没做到,现在过得还不错。
他在客栈工作,一年两三万的收入足够吃喝,明永冰川景区每年会给每个家庭7万的分红,生活上没有压力。
“如果不考虑后代,我们这一代应该是最舒服的。”
▲卡瓦格博的下冰川是明永冰川。
王扎的父亲是青海玉树的和尚,来到卡瓦格博翻山。
因为太喜欢了,就住到了明永村,帮忙重建了村里的寺庙,还娶了村里的姑娘,也就是旺扎的母亲。
父亲现在七十多岁了,干不了农活,旺扎有空就回家看看。
我认识他的前一天,他刚回家收玉米。
王扎有个儿子,刚上一年级,在县城读书。
他平时住校,但每个周末都要被接回村里,怕他在学校表现不好。
旺扎说现在的初二+青少年抽烟喝酒。前阵子有个初二的女学生怀孕了。
当我们作为客人来的时候,我们常常惊叹于雪山的美丽和丰富,以及空气的清新,觉得世外桃源也不过如此。
但我不知道工业文明会对藏族的孩子和年轻人,以及他们对神山的信仰产生什么影响。
他们普通话说得越来越好,牛仔裤破洞越来越多,摩托车排量越来越大,最想去的地方是北京上海。
他们还会像父母一样生活在山脚下,把山当成人生的头等大事吗?
王扎很坚定地说,现在年轻人在县城读书、工作、买房,等五六十岁退休了,肯定会回来的。
▲梅里雪山脚下的村庄。
05.荒野的智慧
作为徒步旅行者,飞来寺经过短暂的改造后,自然要深入雪山,探索只有当地藏民和徒步旅行者才能看到的风景。
为了不遗憾空手离开保山,我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走了梅里外拐、雨崩(梅里内拐)、梅里北坡三条难度不同的路线,从不同的角度去接近和感受梅里雪山。
▲梅丽在出门的路上。
▲雨崩村一角雪山的倒影。
比起骑马,我更喜欢徒步旅行。
自行车不能离开道路,但步行可以离人群更远,深入荒野。
荒野中的一切都是野生的,自然的,与人类的规则无关。
没有交通法规,没有日期,没有星期,甚至没有一天24小时的概念。
荒野中的一天,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云开雾散,花木盛开,牛羊吃草的时候。
我不知道如何解释荒野的智慧,但我相信她。
远远超过相信社会纪律和别人教的东西。
有时候,不是事情复杂,而是我们想太多了。
如果在人群中想不通,那就去荒野中过滤掉。你也许能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
▲从雨崩神狐背后的山上看神狐。
▲梅里北坡徒步看到的巨大雪山。
因为对神山的信仰,梅里雪山的徒步不仅仅是荒野,更是一种特殊的感受。
每一种文化都是迷人的,值得尊重的。
每一种文化都不会因为外人的不理解或者误解而暗淡无光。
当你看到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他们做的事情不符合你的期望时,用“好奇”代替“奇怪”。明白了为什么,你也许就知道了世界的美好。
06,神山
卡瓦格博的核心被认为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所以东南西北有四大圣地,是人神分界。
人类只允许在四大圣地之外活动。
换句话说,四方圣地是人们能去的离上帝最近的地方。
所以这四个地方就成了藏民转山最神圣的地方。
北方的圣地是雄错格,也就是神狐,卡瓦格博的茶碗。
东方的圣地是“一些降雨”,意思是村子中间从天而降的一块巨石。
南方的圣地是鲁卫沙拉,卫沙拉是色雅口,是神山南麓划分滇藏边界的关隘。许多人来这里祭奠死者的遗物。
西方的圣地是“愤怒和阿英”,阿英是离卡瓦格博最近的村庄。
▲雨崩瀑布的经幡。
出了梅里就去了“卤味沙拉”,徒步去了“某雨崩”,去了梅里北坡的“雄错阁”。
只有位于西藏茶花荣的嘉应村还没有机会参观圣地。
但是我相信有一天,我会到达那里。
▲出口路上挂满了经幡。
站在山上看着这些经幡,我想到千百年来,每年都有无数的藏民来这里转山。
他们在心里默默念叨着亲人的名字,为生者祈祷,为死者超度。
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挂上随身携带的经幡,把翻山越岭的竹签带回家,你或许就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这是多么令人满意的事情。
▲雨崩冰湖。
07.荒地
至于藏传佛教,我只是一个一知半解的俗人。
但是不知道也没关系。不妨碍你近距离感受梅里雪山的震撼。
离冰川足够近,任何人都会直觉地感受到那种震撼。
但这种震撼,只有亲身才能感受到。可惜我的文字和照片都无法准确传达。
就像我那天在214国道上骑行时感受到的幸福时刻。
▲冰川中的蓝冰。
▲被浓雾包围的张力极大的冰川。
在游览梅里雪山的过程中,有太多难忘的瞬间,无法形容,无法熄灭。
比如穿越关隘遇到的雪和冰雹,放牧的小路沿途无人知晓的随风摇曳的野花;
比如森林深处突然出现又迅速消失的鹿;
比如当你沉浸在艰难的攀爬中时突然出现的平静的湖泊,在雨中跋涉后抬头看到的巨大彩虹...
再迷人的徒步旅行,也会结束。没有人能一直待在荒野里。
但回到城市并不意味着离开荒野。
如果一个人是野生的,他在荒野和城市。
你在野外的所见所闻将伴随你一生。
梅里山的一天,在海拔4000多米的山上,我看到一只黑牦牛站在一片牧场中间。
人不躲,人不走。
我们面前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山谷。
本文链接:http://www.xnsqbw.com/post/5302.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