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游河北|太行秋天最美的乡村象征

 2023-07-07 23:32:58

收获的秋天

大地绽放出绚丽的色彩。

太行山农村

到处都是烟火味。

秋天的美景一点也不输给景区。

甚至更好。

在田野里,在路边的树林里,在古老的村庄里。

到处都可以看到硕果累累的果实。

为乡村增添无限魅力。

人来了就不想走了。

乡村瓦房上的彩色拼盘

石家庄市平山县镇水村

邯郸市歙县大洼村

秋天晒太阳是山民的重要仪式,不仅可以让庄稼长一些,也是对一年辛勤劳动的奖励。

△平山县镇水村摄影:段双群

依托大山,太行山沿线的人们和家庭以种植为生。每当秋天来临,种在地里的庄稼就可以收割了。要想让农副产品保存更久,卖个好价钱,最简单、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晒干”。于是,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都晾晒着各种颜色的庄稼,形成了独特的“秋燥”景观。

△金黄的玉米和五谷、红辣椒、大枣散落在屋顶。摄影:卢海东

大洼村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是河的古村落。传说宋金时期猎人就开始在这里建造城堡。这里地形复杂,没有三尺平地。房子大多建在两尺多高的石堰上,有的原石未动,粗犷奔放,是一种淳朴农家风格的梯田结构。

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就地取材,根据山势和石刻墙壁的情况建造房屋和庭院。于是,石屋一栋接一栋,一栋接一栋,一栋接一栋,一栋接一栋,一栋接一栋,一栋接一栋。孔子峰脚下高低不平地矗立着一座“天然雕塑”,形成一座“悬崖石堡”。

△空中的辣椒摄影:陆海东

到了收获的季节,金黄的玉米和五谷、红椒和大枣、各种颜色的干果散落在屋顶,一堆堆,真的很美。

农村的柿子是太行山里最华丽的点缀。

邯郸市歙县刘家庄村

保定市易县井儿峪村

十月是柿子收获的季节。走进邯郸涉县刘家庄村,随处可见村民晒秋忙碌的身影。挂着晒干的柿子像橘色的墙壁一样明亮。

△摄影:张忠岳

河北的柿子中,最好的是产于唐县、顺平、满城太行山山麓的磨盘柿。

井儿峪(井儿峪)村是黟县最大的小山村。这里的柿子曾经是皇室的贡品。是一种清汤甜柿,可以用吸管吃。

△俯瞰井儿峪村摄影:于

每到秋天,这里满山都是红柿子,从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拍出精彩的大片——炊烟、红柿子、瓦房、山、云,它们随意组合在一起,就是一幅美丽乡村的油画。村子里有许多果树。到处都可以看到硕果累累的果树。高高挂在树梢的柿子给村子增添了无限魅力,人来了就不想走。

△正在加工柿子的村民开心地忙着摄影:王芳

井儿峪之所以被称为“小山村”,是因为这里还保留着许多原始的劳动习惯。摘完柿子,村民们开始剥柿子准备柿饼。(早些年是纯手工。后来不知道谁发明了一套剥皮的小玩意。从此,村民们实现了半手工,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剥好的柿子皮晒干备用。剥好的柿子一个一个绑在结实的绳子上,挂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开始晾晒。烤好的柿饼可以保存一年左右。

35° n苹果优势带

邢台市内丘县

△苹果是太行山的特产之一。范摄

苹果也是太行山的特产之一。北纬35°附近,被称为苹果优势区。内丘县的富岗苹果、前南峪的水水苹果、顺平的富士苹果,汁多、皮薄、细腻,质量好,市场口碑好。岗苹果和姜水苹果是“太行池子”李保国经过几年试验育成的优质品种。除了苹果,他还在邢台市临城县种植了绿岭核桃,把以前的万亩荒山变成了绿岭。秋天,漫山遍野都是丰收。

草到安国成药,药过周琦开始臭。

保定安国市

如果你看过电视剧《大宅门》,你一定对“安国”这个地名很熟悉。主角和白经常来这里购买药材。安国,原名周琦,是明清时期中国北方最大、最著名的中药集散地。

△村民正在把瓜挂在架子上摄影:王兴来

安国人早就知道“药可祛之,食可随之”的道理。山药、薏米、菊花被认为是最好的食疗佳品。几百年来,当地的药材都要晒干,孩子的人从小就见过大人这样,然后代代相传。其中栝楼的晾晒时间更长,更有仪式感。

△航拍冬瓜墙摄影:王兴来

晒谷场上五彩缤纷的风景

保定市清苑区和望都县

△村民给自己的庄稼上“丰收”图:王芳

河北自古富庶。《战国策》曾记载:“(颜)人不耕田,枣栗之果足民”,意思是说,人即使不耕田,也不能只靠枣栗饿死。邢台和邯郸曾经是中国的大城市。“春分已过,秋分已过,打枣声大。三家十万树,田埂顶晒红云。”这首诗是清代王庆云写的,描绘了枣乡的丰收景象。远远看去,有一种生动喜庆的感觉。

△村民在晒辣椒摄影:王芳

虽然同属太行山区,但各地晒秋的特色各不相同,但最美的还是辣椒和金黄的玉米,远远望去颜色鲜艳,简单叠加后就能展现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于是,农民们会自发地用玉米和辣椒在旱田里展示各种文字和图案,以表达自己的匠心。

(来自:河北旅游杂志)

本文链接:http://www.xnsqbw.com/post/5342.html 转载需授权!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