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自然风光的主要特点是自然风光原始,资源丰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今天,让我们来看看美丽中国之一的青海的自然风光。
祁连草原
一、自然生态呈现原生态之美。青海省地貌复杂多样。五分之四以上的地区是高原,东部多山,海拔低,西部是高原和盆地。境内高山呈东西向、南北向分布,构成了青海的地貌骨架。山区广阔平坦的草原孕育了许多大河。省内不同地区的地貌环境差异很大,垂直变化明显。整体来看,太阳辐射强度高,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青海地形图
青海群山纵横,峰峦叠嶂,湖泊众多。有青藏高原、内陆干旱盆地和黄土高原三种地貌,遍布山谷和盆地,有大陆性季风气候、内陆干旱气候和青藏高原气候三种气候形态。既有高原的辽阔,沙漠的辽阔,又有河谷的丰富,水乡的韵味。省内动植物种类繁多,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丰富。由于长期自然发展,受工业化和人文影响较小等因素,青海省的各类景观都是大自然雕琢而成,几乎都是以原始状态呈现。此外,广袤无垠的高原使其远看大气磅礴,近看自然清新之美无处不在。
壮丽祁连山的航拍
昆仑山
祁连山
青海有各种各样的自然地貌。青海省本身就是青藏高原的组成部分,有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有昆仑山、祁连山、阿尼玛青山、巴颜喀拉山等巍峨高山,有龙羊峡、积石峡、湟源峡、花石峡等高原峡谷。有格拉丹东、阿尼玛钦等雪峰,有班玛凯尔河原始森林、互助北山森林等森林地貌,有祁连草原、黄南草原、羌塘草原、果洛草原、玉树草原等草原形态,有西部沙漠、柴达木戈壁,有青海湖、东台艾劲湖、扎陵湖、哈拉湖等大型湖泊,还有长江、黄河、澜沧江、大通河、湟水河。而且青海的自然资源大多未经雕琢保留了原始风貌,景观独特,充满新奇、神秘、粗犷、原始。雄伟壮观,雄心勃勃,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祁连山
第二,域内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自然景观包括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被誉为天空之界的茶卡盐湖、神秘浩瀚的三江源(雪山、草原、众多湖泊)、被誉为“东方瑞士”的祁连仙境、空旷清新的金银潭大草原、拥有跨越大面积盐湖的“张莞盐桥”的延泽公路、可可西里、柴达木戈壁、玉树龙宝滩、梦达天池、日月潭等。我们详细介绍如下:
青海湖位于青海高原东北部,西宁市西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和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面积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是著名的太湖的两倍多。该湖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青海湖平均水平深度21米以上,最大水深32.8米,蓄水量1050亿立方米,湖平面海拔3260米。
青海湖
青海湖每年12月封冻,冰河期6个月,冰厚半米以上。湖中有五个小岛,其中最大的是海心山。鸟岛位于湖的西部,面积0.11平方公里。是斑头雁、鱼鸥、鸬鹚等10多种候鸟的繁殖和生活场所,数量超过10万只。鸟岛自然保护区已经建立。湖中裸鲤丰富,湖滨草地是很好的天然牧场。
宁静的青海湖
青海的自然风光壮美,具有青藏高原的特色。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面积4456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260米,是泰山的两倍。这个湖最深的地方有32米。湖中有鸟岛、海心山、海西山、三槐石、沙岛。
青海金银潭风景区位于青海省海盐县。西邻保山、青海湖,北、东被高山峻岭环绕,南与海盐县三角城接壤。在方圆1100平方公里的大草原上,生活着30多万头牛羊,是典型的牧区。
美丽的金银滩草原
草原上的天空蓝得令人陶醉;草原上的云白得像一颗心;草原里的山如画,连草原的空气都是甜甜的。像漂浮物一样的羊群,棕色和黑色的牦牛,一点一点,在草丛和野花中漫游。不时有身着藏装的藏民骑着马从草原上缓缓而来。西部歌王王也从青海金银滩唱到全国各地,红遍海内外。
美丽的草原
梦达林区是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区内,古木参天,草及膝,山花烂漫,鸟语花香,溪水潺潺。有热带、亚热带、温带植物540多种,被称为“青海高原的西双版纳”。坐落在群山环绕的“天池”,占地20公顷,风景秀丽,气候宜人。
梦达天池
天池全景
塔尔寺位于湟中县鲁沙尔镇,省会西宁西南27公里。它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出生地。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香火鼎盛,影响深远。整个寺庙的建筑格局很独特,由许多独立的宝塔、大殿、祈祷殿和寺院组成。它是一个藏汉结合的建筑群,占地40多公顷。大瓦殿、小瓦殿、大经殿金碧辉煌,光彩夺目,特别有名。酥油雕、堆绣、壁画被称为塔尔寺的“三绝”。
塔尔寺
奇妙的黄油雕塑
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青海。长江源头风光旖旎,数十米高的冰塔森林,逶迤于晴空,绵延数十里,犹如水晶山峰,形态各异。黄河源头风景宜人,水生植物丰富,湖泊溪流星罗棋布,十分壮观。黄河上游落差大,水流急,适合探险漂流。一条河流的源头是一个探索和调查的胜地,在那里你将欣赏大自然的裸露和神秘之美。
“张莞盐桥”是从格尔木到敦煌的一段公路,它穿过达布孙湖。118米的盐盖形成了一座长2公里的天然“盐桥”,转换成市场体系可达10000英尺。因此,人们称它为“张莞盐桥”。桥上路面光滑平整,山湖相映,景色秀丽,举世无双。
张莞盐桥
张莞盐桥
都兰县有巴隆国际狩猎场,这里山峦起伏,植被茂盛,是野生动物的理想栖息地。青海本地野生动物几乎都有。狩猎场占地4400公顷。
尼玛青山、昆仑山、新青峰是青海对外开放的三座山峰。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山峰陡峭,气势非凡,吸引了众多登山爱好者。
阿尼玛青雪山
在生态保护优先、实现青海绿色发展的前提下,正着力建设以青藏高原生态旅游环线为“一环”、青海湖、三江源、祁连风光、昆仑溯源、河湟文化、青干川黄河风情为“六区”、以青藏世界屋脊生态旅游走廊、唐繁古道为“两廊”的六大生态旅游合作区,推动打造一批精品。
美丽的青海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之美。青海蓝绿相间,生态优美。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湿地、高山草原、灌木和森林生态系统,覆盖水面、湿地、森林和草地的蓝绿色空间占70%以上。是青藏高原最丰富、最完整的生物基因库,也是最大的高原种植资源库。
原青海
作为首个国家公园制度试点省份,青海已正式规划建设三江源、祁连山2个国家公园湿地,19个国家公园湿地,总面积32.5万公顷,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109个,总面积26.5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36.8%。全省湿地面积814.36万公顷,占全国的15.19%,居全国首位。目前青海湖裸鲤存量为10.04万吨,比30年前增加了近一倍。青海湖每年吸引中国1/3的鸟类种群和30万只候鸟栖息繁衍。从20年前的300多只瞪羚到现在的3000多只,藏原羚的数量从不到2万只增加到7万只左右。雪豹的数量上升到1800多只。截至2020年底,全省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7.2%,全省地表水19个国检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100%。省界断面ⅳ类水质达标率100%,ⅲ类水质比例超过50%。土壤环境总体上是清洁稳定的。总之,青海的生态环境还是挺好的。
自然保护区的雪豹
自然保护区内的藏羚羊
世界第三、中国最大的可可西里无人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夹在唐古拉山和昆仑山之间,是长江主要水源地之一,青海湖鸟岛。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每年春天,各种候鸟都会飞到湖中的鸟岛繁衍生息。
自然保护区的天鹅
青海湖鸟岛。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每年春天,各种候鸟都会飞到湖中的鸟岛繁衍生息。
三江源湿地。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实施以来,随着一系列措施的不断推进,湿地水体和面积不断扩大。
鸟岛
雪山下的茶卡盐湖。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之一。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丰富,尤以盐湖众多著称,是中国无机盐的主要宝库。祁连丹霞地貌。
祁连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因地处祁连山中段而得名。它被称为& # 34;高原明珠& # 34;、"江南牧区& # 34;名字。李家峡水电站是黄河在青海的大型水电站,水面广阔,水质优良。
阿马青雪山。阿马青山海拔6282米,位于青海省果洛州。它是黄河源头最雄伟的山峰。
高原油菜花。每年7月左右,藏羚羊,一种南方雪域的精灵。青海可可西里是藏羚羊的天堂。
高原油菜花
奔跑的黑颈鹤。黑颈鹤栖息在海拔2500至5000米的高原沼泽、湖泊和河滩。它们是世界上唯一在高原上生长繁殖的鹤。仓库里的油菜早已收割完毕,但在海拔3200多米的青海湖,油菜花正在盛开。
黄海生长期较慢,因为青海湖是冷水湖,常年湖水冰冷,导致一旦大量捕捞,黄海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种群数量。而且青海湖的黄育是一种有洄游习性的鱼类。每年春夏之交,黄育都会迁徙到青海湖上游的砾石滩产卵,尤其是布哈河。为了保护黄育,保护周边鸟类和其他野生动植物,修复青海湖复杂的生态功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海省先后5次关闭青海湖。此外,每年在黄育回流的季节,许多当地牧民都会自发前往拯救被困的黄育。
黄育回归青海湖
黄育回归青海湖
四。文章总结了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下,随着国家政策的部署,美丽青海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来,青海进一步提升“美丽青海”品牌形象,不断挖掘“美丽青海”品牌文化内涵,打造一批“旅游”优质产品和景区,不断打造“美丽青海”品牌,努力建设“旅游”省份。围绕青藏铁路沿线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美丽中国-天堂之旅”系列旅游产品,进一步拓展旅游青藏铁路境内外客户,提升“美丽青海”品牌形象。
美丽青海的彼岸
美丽青海气势磅礴,美不胜收,精彩绝伦。欢迎各位朋友讨论体验!敬请期待下篇的继续揭秘!
本文链接:http://www.xnsqbw.com/post/5389.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