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蓝天雪岭映明湖,牧草如茵羊似珠。正当全国发出高温预警时,青海省却独树一帜,气候宜人,风景优美。一望无际的草原、巍峨的雪山、神秘的森林公园……祁连山下金灿灿的油菜花开得耀眼,青海湖湛蓝的湖水微波粼粼,塔尔寺古老的钟声悠远绵长。7月17日起,青海自媒体联盟和青海在线网特推出《游青海》深度报道,带你领略神奇的青海风光。
青海在线网 (文图/马文静)偶得空闲打卡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扎隆沟景区,从青海大通出发,一共125.6公里,全程需要2小时32分钟。旅行途中公路平坦、阳光明媚。摇下车窗,夏风得意。到达扎隆沟,入目便是一片的绿。倒是有了“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一意境。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鲜花、动物,构成一幅大自然最美的山水画。无需点缀,自然迷人。扎龙沟口平坦、开阔,大块整齐的山石环绕在四周,踏步于这片舒服的土地上,青草柔软,鲜花没脚。青绿的草地上小牛犊和老牛安静地吃草。穿行于山林中,幽静的小路弯弯的通向深处,四周林木茂密,野花铺在绿毯上。抬头一望,疏影横斜。沿着这条小路会看到一帘小瀑布,是由泉水汇集而成。水花四溅、青苔石板,美不胜收。

在七月闷热的环境里,清澈的泉水沿着石头缝隙冲击而下,这个场景带给我的视觉是清爽的。当被问起是如何保护景区环境时,一位在景区工作了四年的环保人员李京这样谈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形成的,保护好身边的环境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到的,这不仅仅是个人素质问题。大自然是值得歌颂赞美的,不仅仅是在扎隆沟,比如在茶卡盐湖、青海湖、日月山等地,我们在汲取大自然灵气的同时也要给予它们我们的温柔与耐心。”他对景区有着特殊的感情,他热爱这片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万物。

沿着小路继续往上走,会看到一汪静静的泉水。像极了林逋《山园小梅·其一》中的诗句描写:“疏影横斜水清浅”。茂密的丛林扎根于湿湿的泥土中,调皮的蜻蜓点水于翠绿的水面上。湖水由四周的青绿到中心的翠绿,像极了一块通透的翡翠。西风愁起绿波间。这里的景象在我看来颇有小九寨沟一说。再往上走,是一座小凉亭,我看到有游客们三三两两分坐着,闲谈两句扎隆沟景区的地貌、山水、人文。小孩在笑闹追逐,大人们在扇风拍照。

池水旁有个男孩想要用喝完的水瓶盛水抓鱼,但是水流一急,水瓶脱手漂了出去,景区工作人员看到这个,赶紧使用捕捞网把水瓶捞了上来,并且严厉地批评了小男孩和他的家长。工作人员严肃地说道:“我们要杜绝任何能够污染水资源的行为,从自身做起,小朋友也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不要靠近水池旁。”
当谈到景区环保问题时,景区环保员李京这样子说:“这里的一山一树,一花一水都是大自然的馈赠,接受馈赠的同时我们应该心怀感恩。我们在景区的各个地方安置了垃圾箱,摆放了保护环境的提示标语。每个位置点的卫生都有相关的负责人员。”继续前进,扎隆沟神女峰下,一帘泉水瀑布顺着绿毯山坡飞泻而下,浪花飞溅,曲曲回转。曲径通幽处是山清水秀,景区的鸟语花香让人流连忘返。

深入扎隆沟景区手机信号全无,只能和身边人交流。我和家人们在这种清新舒服的环境中交流,不用电子产品,一起嬉笑玩闹逛完了景点。我们围绕景区谈论的时候,发现有些地方还在规划开发。我和其中一位游客聊了聊这个话题。一位甘肃到扎隆沟旅游的王先生谈道:“我也是慕名而来旅游,听说这边还在规划修建就想过来看看,我觉得旅游景区的规划还是要和保护环境结合起来,对旅游景区开发时的空间布局要合理有序,实施旅游资源保护工作要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

他认为关于预防难以和不可抗拒的突发性天然灾害问题,治理人为的环境破坏问题时,按照必要的技术措施去加以预防和治理。还要对游客通过必要的教育或者信息传播手段提前教育可为和不可为行为,对违反者要及时给予批评处罚。要考虑当地的环境容量,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完善景区的基础服务设施,满足游客的正常旅游需求。

扎隆沟的夏日好风景不可辜负,当我脚踩绿地,头顶蓝天,心灵也彻底得到释放。入目是一片绿野,感受是一阵清风,而我是一个旅途人。
本文链接:http://www.xnsqbw.com/post/5809.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