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到沱沱河全程有400多公里,顺着青藏公路一路南下,途径大西北悲凉苍茫的戈壁滩,经过有“一步天险”之称的昆仑桥,来到充满传奇色彩的纳赤台不冻泉,可看到常年冰装雪衣的“昆仑六月雪”(海拔6000米以上),翻过海拔高4767米的昆仑山口、天气变化莫测的风火山口,穿过沱沱河大桥最后行至沱沱河兵站住宿一晚。沱沱河是“母亲河”长江的源头,这里只有几户藏族人家,就在马路旁分布了一些吃住的地方,一目了然,吃住都比较简陋,邮电宾馆是这里最好的宾馆。沱沱河海拔4547米,具有鬼门关的“美称”,有驴友戏称,“到了沱沱河,哭爹又喊娘”,在这里是比较容易引起高反的,大家活动不要太激烈。而且当晚一定要休息好,因为第二天要翻越海拔较高的唐古拉山,对身体、对车子都是一个较大挑战,出发前全面检查车子的“健康状况”。
从格尔木一出来,到处是荒芜的大地
篮球架,可惜没看到人打球,要不然可以切磋一下,嘿嘿
很多地方仍然在修路
不冻泉
今天的最高海拔是风火山5010米,经过时没有特别感觉。
进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心里很激动,也很期待
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
杰桑·索南达杰(1954年-1994年1月18日),藏族人,曾担任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县委副书记, 先后十二次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进行了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调查和从事以藏羚羊命运为主题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成为可可西里野生动物保护第一人。 1994年1月18日,索南达杰和4名队员在可可西里抓获了20名盗猎分子,缴获了7辆汽车和1800多张藏羚羊皮,在押送歹徒行至太阳湖附近时,遭歹徒袭击身亡,被可可西里-40℃的风雪塑成一尊冰雕,成为中国第一位为保护野生动物而牺牲的县委书记。向勇士致敬!
天路就在身边
藏羚羊!随着一声惊呼,开始在路边上发现了小点点,迅速冲下车,只恨带的镜头焦距太短啊!(友情提示,要拍好藏羚羊,最好有300MM以上的镜头)好几只羚羊头顶着又长又尖的犄角急速奔跑,像是追逐耍闹。大家一阵手忙脚乱地掏相机、手机,拍照、录像。呵呵,在如此广袤苍凉的地带能看见这么活力的生物,不能不让人心生感恩,感谢大自然赐予我们这样的生灵。
一家三口,对不起,打扰你们啦
两只调皮的藏羚羊,在离我不到10米的地方尽情嬉戏!
小白屁股,可爱的很
经过传说中的令人鬼哭狼嚎的五道梁,貌似大家都没什么反应,这里97#汽油已经是8.82了
跑了一天路,下午4点10分抵达沱沱河,原本今天跑到那曲的,算下时间不够了,赶到那曲估计要到晚上很晚,夜路不安全,最主要是其他三个人都开始出现了高原反应,已经开始吃携氧片了,沱沱河是青藏铁路昆仑山口至唐古拉山口路段中海拔相对最低的地方,也是长江源地带气候相对最好的地方,于是决定就地住宿休息,找了一圈,订下了“川渝商务酒店”,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看见“商务”俩字特觉滑稽。大家坐定点餐。米饭是不适合了,因为高原气压低,煮不熟容易夹生。每人叫了一碗面。坐等期间,老婆上了趟卫生间,回来时头疼得更厉害了,也开始主动要求吃携氧片,今天这一路,我们已经吃了板蓝根、维C泡腾片、红景天、高原安,还含了西洋参片,几乎就是一直在吃药,没停过,可此时老婆的难受还是让我产生了不安。让她服下携氧片后,我心里默默祈祷“没事的,过会儿就适应了。”
这时,外边一阵急促的“噼啪”声,我定睛一看,居然是下冰雹!我抓起相机往外冲,大伙儿也都离座而去看热闹
望着这黄豆大的冰雹,我们不禁暗自庆幸:我们的队伍已经安全到达目的地了!
一天都没好好吃东西了,一碗肉丝面下肚,对得住了自己的胃了,他们几个高原反应越来越厉害,我期待着冰雹过后的彩虹,安顿好他们休息之后,我一个人抓起相机出门了
冰雹过后的天气出奇好,天湛蓝湛蓝的,白云向像成群的羊儿一般,一朵一朵排成了行
大乌鸦
不知不觉拍到了将近七点钟,眼看彩虹已经无望了,加上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拍摄,外面风特别大,很冷,吹的我也头开始疼了,太阳穴一突一突的,为了以防万一,我还是决定回去休息,老婆反应更厉害了,服了止痛片后继续睡,一觉睡到了八点半,感觉稍微好一点后,决定去洗漱,在洗漱池那儿和一个骑行青藏线的女生闲聊了几句,原来,她刚辞职,从西宁出发已经骑了十来天了,真心佩服她的勇气和毅力,也感受到了她那颗向往自由的心。虽然我们彼此陌生,但同样的旅途把我们心灵的距离拉近了。我们的交流没有丝毫戒备,是那样真诚自然。她关切地向我们传授了一些抗高反的做法。我们则分享着她和队友们一路雨打日晒的体验,体会着他们的辛劳。看着她自信爽朗的模样,也感受到了她成就的喜悦。一番交流下来,我不禁思考:旅行的意义……丰富生命的体验?寻找人生的方向?遇见未知的自己?还是,只是,为了旅行?
本文链接:http://www.xnsqbw.com/post/5855.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