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甘孜州4A及5A 旅游级景点列表,收藏

 2023-07-07 22:10:35

四川省甘孜州海螺沟景区:海螺沟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贡嘎山东坡,是青藏高原东缘的极高山地。海螺沟位于贡嘎雪峰脚下,以低海拔现代冰川著称于世。晶莹的现代冰川从高峻的山谷铺泻而下。飞起三百万,将寂静的山谷装点成玉洁冰清的琼楼玉宇;巨大的冰洞、险峻的冰桥,使人如入神话中的水晶宫。特别是举世无双的大冰瀑布,高达1000多米,宽约1100米,比著名的黄果树瀑布大出十余倍,瑰丽非凡。

海螺沟风景区是亚洲最东低海拔现代冰川发现地,海拔2850米。其大冰瀑布高1080米,宽0.5米-1100米,是中国至今发现的最高大冰瀑布。沟内蕴藏有大流量沸热温冷矿泉,大面积原始森林和特高的冰蚀山峰,大量的珍稀动植物资源,金山、银山交相辉映,蔚为壮观。

贡嘎山主峰脊线以东为陡峻的高山峡谷,地势起伏明显,大渡河咆哮奔流,谷窄水深,崖陡壁立。在水平距离不足30公里达6500余米的高差形成举世罕见的大峡谷。海螺沟景区就位于峡谷之间。这里地形复杂,气候类型特殊,山下长春无夏,郁郁葱葱。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在15摄氏度左右。山顶终年积雪,年平均气温在-9摄氏度左右。

康定情歌(木格措)风景区

康定情歌(木格措)风景区:康定情歌(木格措)风景区坐落于贡嘎山脉中段,距离康定市区约17公里,系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约350平方公里,由杜鹃峡、芳草坪、七色海、药池沸泉、木格措(野人海)和红海草原六个景点组成,附近有其他多个高山湖泊和温泉,原始森林、草原和雪山景观互相交融。

木格措汉语名野人海,又名大海子,是川西北最大的高山湖泊之一。 海拔3700余米,水域近四平方公里,水深逾70米。景区除森林草原外,主要由红海、白海、黑海及三十多个无名海组成,是一处观赏雪山、草原、原始森林、杜鹃花和藏族牧民风情的风景民俗游览观光区。

景区内除可观赏”卧虎观月”、“石佛镇海”等山景外,在各个季节的不同时辰还可观赏到“双雾坠海”、“木格夕照”、“木格晨曦”、“木格潮汐”和迭瀑飞泉等云、霞、雾、水奇景,海滨珍珠沙滩可享沙浴、日光浴之乐。

甘孜州泸定县泸定桥旅游景区

甘孜州泸定县泸定桥旅游景区:泸定桥简介泸定桥坐落在泸定县城大渡河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建成于45年(1706年)。康熙御笔题定“泸定桥”,并立御碑于桥头。

泸定桥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铁件重40余吨。两岸桥头堡为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为我国国内独有。自清以来,此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飞夺泸定桥而使该桥闻名中外。

泸定桥参观游览点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泸定桥。二是泸定桥革命文物文物馆,馆内以照片、资料、实物展出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情况,以及当时红军领导的题词,著名书法家、画家的书法、名画。三是“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及其公园,-题定的碑名,聂荣臻撰写的碑文。纪念碑及其公园设计新颖,把纪念意义、地方风情、艺术博览、旅游观光融为一体。

乡城县青德藏乡田园景区

乡城县青德藏乡田园景区:德藏乡田园旅游景区于位于四川省甘孜州乡城县境内,景区距离乡城县城14公里,距稻城亚丁景区105公里。田园藏乡景观带达50余平方公里,青德藏语意为“佛珠的上半部”,素有“乡城粮仓”的美誉,先后被评定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乡镇,2013年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是中国地理杂志四川100个最美景观·拍摄点之一。

道孚木雅噶达旅游景区

道孚木雅噶达旅游景区:木雅嘎达景区位于四川省道孚县协德乡境内,海拔3600米,交通便利。由惠远寺、甲洼绒群、老陕街、协德赛马场、噶达古城和酥油泉组成。景区占地4.5平方公里,虽面积不大,但其以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原生态高原风光著称。

惠远寺周围的山形极为吉祥,如同四方护法、莲花地势,而寺庙就建于“莲花宝地”的核心位置。惠远寺是当初由皇帝钦点修建的寺庙,是甘孜州唯一的一座,这在整个中国藏区都是极少有的。历经3次重建,新建庙宇配以金幢宝瓶、异兽,恢宏大气。

协德乡下二村因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十一世喇嘛凯珠嘉措的诞生,而被当地人称作“甲洼绒群”。甲洼绒群意为“0的小宫殿”,是一座纪念十一世喇嘛的殿堂。殿内供奉着的“六字箴言石”,天然形成、形态逼真,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见。

老陕街位于协德乡街村,是一条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老街。自清代初期,老陕街就是泰宁经商的山陕籍商人的聚集地,他们在适应藏族生活的同时,仍然保留着汉族生活习惯。

石渠县色须部落文化园

石渠县色须部落文化园:色须部落文化旅游景区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处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青、藏三省区结合部,距离石渠县县城30公里,距离玉树机场130公里,省道217直达景区。2019年获批国家级4A景区。色须有辽阔的草原和浩瀚的天空,每一个画面,都在感叹生命的渺小、自然的博大;色须有雄伟的高山和婉转的河流,每一个瞬间,都定格了色须最原始的美。

甘孜州理塘县勒通古镇-千户藏寨景区

甘孜州理塘县勒通古镇-千户藏寨景区:通古镇·千户藏寨旅游景区位于理塘县城北老城区,景区内有距今400余年历史的七世的故居——仁康古屋,有著名大寺拉不楞寺(甘肃夏河)的根本-五世嘉木样故居;有和爱国将领黄正清将军的故居及陈列馆;有由13个藏寨4000余户藏房集中而成的藏区最为集中,规模最为宏大的千户藏寨群;景区外围还有公元1580年建成的康区第一大格鲁派(黄教)寺庙——长青春科尔寺。

勒通古镇·千户藏寨景区一期、二期项目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以体验式旅游为主,“天空之城——遇见仓央嘉措”为品牌,以微博物馆群、非遗文化传承体验群、藏文化创意体验民宿群的建设为主线,以生态文化游、休闲度假游、自驾朝圣游为旅游核心定位,兼具旅游演艺、文化创意、农牧产品、餐饮住宿等布局,再现勒通古镇历史风貌,力争以优美的景观、独特的文化、绝佳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将景区创建成为“318国道上最具诗情画意的文化旅游景区”。

勒通古镇·千户藏寨景区全面构建文态、生态、形态、业态产业布局,在景区既有精美传统的藏文化主题餐厅、书香四溢的圣地青年书屋、藏区著名的囊索·达吉藏医藏香馆、展示非遗文化的藏戏传习所、体验民族宗教文化的梵音传习所、展示藏文书法、唐卡、石刻等特色文化的若干个小型主题博物馆,又因景区在县城,有着齐备的服务设施,遍布大街小巷的酒店、餐饮、旅游商品,景区附近还有广袤无垠的毛垭大草原、星罗棋布的高山湖泊,奇峰异石的冒合山、神奇秀丽的扎嘎神山等自然景观,可谓是“景城相融、产城一体、双创活力”的样板区。

石渠县真达神鹿谷旅游景区

石渠县真达神鹿谷旅游景区:真真达神鹿谷生态旅游景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真达乡,景区面积53.24平方公里,西接青海省玉树州,是青、川两省交接之地。通天河自此称为金沙江。

景区位于四川洛须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据统计,保护区内白唇鹿种群数量在11411-13693头之间,种群密度达到了7.35-8.81头/km2,是目前世界上白唇鹿种群数量大,密度高的区域。保护区内还有大量珍稀野生动物,其中包括16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34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2017年9月,护林员曾在景区内发现三只雪豹幼崽,引起轰动。

达神鹿谷旅游景区位于四川洛须自然保护区的试验区内,据统计,保护区内白唇鹿种群数量在11411-13693头之间,种群密度达到了7.35-8.81头/平方千米(吴家炎和王伟,1999)的全国白唇鹿种群密度的平均水平,是目前白唇鹿种群数量大,密度高的区域。保护区内还有大量珍惜野生动物,其中包括16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34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

石渠县邓玛湿地公园景区

石渠县邓玛湿地公园景区:邓玛湿地旅游景区位于石渠县南部72公里的洛须镇、正科乡境内,海拔约3600米,地处金沙江上游,气候宜人,牧场悠扬!历史上一直是青稞盛产之地。是典型的、我国独有的青藏高原高寒湿地!景区内山形壮美,河谷辽阔,珍稀物种繁多。主要由金沙江上游的“正科湿地公园”、洛须湿地公园以及志玛拉宫和邓玛纪念馆等组成。其中尤以正科湿地公园,万亩野生沙棘林颇为壮观,每逢秋季,金黄色的果实,枝头累累,赤麻鸭、斑头雁等密栖江滩,自由自在,给人以无限喜悦!著名的志玛拉宫由文成公主建于641年,是景区的一大重要景点。邓玛纪念馆是为纪念藏文化中格萨尔王三十大将中第一大将邓玛而建。景区内的情人谷、照阿纳姆石刻等无一不是景色优美,无一不彰显洛须历史文化的厚重。

洛须湿地公园位于洛须镇东部,占地约63亩.园内主要树木为杨树,藏柳,水柳,柏树,园内有天然主泉眼3处,四周零星分布若干小泉眼,藏语称然玛尼溪卡,意为神羊饮水的源头。当地群众和僧尼自古以来便在此祈福,据说能让人民风调雨顺,心想事成。2017年经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公园,该湿地属邓玛湿地的组成部分。

生通湿地公园,距县城92公里,距洛须镇18公里,属正科乡管辖。该湿地公园始建于2003年,总面积10000亩。是国家天保工程建设的一部分,历时13年保护和建设,这里已是全州面积最大的沙棘林,同时也是赤麻鸭、斑头雁等鸟类的重要栖息地。湿地公园地处金沙江第一滩,江面辽阔,水流众多,高原湿地景观特点明显。随着湿地资源的不断恢复和扩大,区内水生植被的增长,风景林木储备量的增加,动物种群的扩大,生态环境的改善,使周边风景四季各异,精彩纷呈。

木雅圣地景区

康定木雅圣地是甘孜州第一座以民俗风情与自然风光相结合的旅游景区,也是全国第一个以体现藏族木雅文化为主题的专题旅游区。木雅藏族是康巴藏族的祖先,是曾经辉煌文明的西夏国后裔。景区所在正是木雅王国的领地,曾是木雅公主进关出关的休息之地和春夏转山赏花游玩的行宫所在地,也是茹荣嘉姆尊静心悟道的心灵栖息之地,还是茶马古道通往关外关内估要道和关卡。如今,这里已是川藏线的必经之道,也是地处川藏黄金旅游线上的第一景。

木雅圣地坐落于折多山西侧,贡布卡二号桥,距康定县城50公里,海拔3200-4600米。景区内有花海寻踪、梵音送福、天界牧歌、镜面观妆、群峰为屏等著名景观,乘坐观光车前往观景台可以看到雄伟的贡嘎雪山以及亚拉雪山。

松格嘛呢石经城和巴格嘛呢石经墙

松格嘛呢石经城和巴格嘛呢石经墙:松格嘛呢石经城和八格嘛呢石经墙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阿日扎乡境内。松格嘛呢石经城是一座四方形的石头城,城高约10米,四边长百米见方,正面有一道城门可以进出,里面是一圈圈的嘛呢墙,中间有狭窄的通道。

巴格嘛呢石经墙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像是草原上筑起的长堤,又似一座绵延起伏的石墙。墙身最高3米左右,宽2-3米,长1.6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嘛呢石经墙,墙体全部用嘛呢石片垒砌而成。

松格嘛呢石经城在距四川省石渠县城70公里左右的阿日扎乡境内有一座四四方方的石头城——松格嘛呢石经城,松格嘛呢石经城高约10米,长百米见方,正面有一道城门可以进出,里面是一圈圈的嘛呢墙,中间有狭窄的通道。由于石头垒得太久、太高,地面已不堪重负而下沉,据考证地面上有多高、陷入地下就有多深。隐入地下的石以上面所以见的全部刻有梵文的字体(古印度文),这座石头城没有任何框架支撑,更没有使用粘合剂,完全是一块块随意堆砌而成的,虽历经千处却岿然不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一个奇观。

巴格嘛呢石经墙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像是草原上筑起的长堤,又似一座绵延起伏的石墙。墙身最高3米左右,宽2-3米,长1.6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嘛呢石经墙,墙体全部用嘛呢石片垒砌而成。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几座佛塔相连,墙的两边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窗口”,“窗口”里摆放着一个或几个石刻佛像,有的石像还施加彩绘。2006年05月25日,松格嘛呢石经城作为明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甘孜州稻城亚丁景区

甘孜州稻城亚丁景区:城,古名“稻坝”。藏语意为山谷沟口开阔之地。东汉为白狼羌地,唐属吐蕃,元属吐蕃等路宣慰司,明属朵甘都司,清属理塘土司。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设“稻成县”,宣统三年(1911年),正式核准置“稻成县”,隶康定府。民国二十八(公元1939年),西康省成立,改名“稻城县”。1950年12月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同年10月,西康省撤销,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至今。

稻城县位于四川西南边缘,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南北长174公里,东西宽63公里。境内最高海拔6032米,最低海拔2000米,垂直高差达4032米。县城海拔3750米。稻城东南与凉山州木里县接壤,西界乡城县并与云南省中甸县毗邻,北连甘孜州理塘县。稻城高原是由横断山系的贡嘎雪山和海子山组成。两大山脉坐落南北,约占全县面积的三分之一。地形,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群山起伏,重峦叠嶂,逶迤莽苍。

道孚县八美墨石公园景区

中国墨石公园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地质科普中心,格萨尔王发祥地之一,道孚八美之一。世界地质奇观,中国唯一高原石林景观,集观光、体验、科考、科普价值于一体的多元化景区,被誉为“中国最美景观大道第八美 ”。

中国墨石公园景区位于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八美镇卡玛村与中古村交界处,地处中国最美景观大道318国道核心区,紧邻丹巴美人谷、康定新都桥、雅江康巴汉子村等知名景区,距八美镇约6公里,川藏公路旁400米处。面积5平方公里,海拔约3500米。是香格里拉之巅海螺沟通向香格里拉之魂稻城亚丁的中转站,拥有壮美草原、婉约湿地、奇幻墨石、特色民居、高原花海、金色彩秋、白塔圣寺、日出日落八大奇观。“春赏格桑夏避暑,秋观彩林冬踏雪"是一年四季风光的特色,而绵延在鲜水河断裂带上的墨石天然景观更为世人向往,被誉为“中国最美景观大道第八美 ”。

丹巴县甲居藏寨旅游景区

丹巴县甲居藏寨旅游景区:居藏寨位于四川甘孜州丹巴县境内,距县城约8公里,是丹巴最具特色的旅游景区。2016年9月,正式获批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甲居”,藏语是百户人家之意。藏寨从大金河谷层层向上攀缘,一直伸延到卡帕玛群峰脚下,整个山寨依着起伏的山势迤逦连绵,在相对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一幢幢藏式楼房洒落在绿树丛中。或星罗棋布,或稠密集中,或在高山悬崖上,或在河坝绿茵间,不时炊烟袅袅、烟云缭绕,与充满灵气的山谷、清澈的溪流、皑皑的雪峰一起,将田园牧歌式的画卷展示在人们眼前,以一种艺术品的形态存在。2005年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组织的选美中国活动中,以甲居藏寨为代表的“丹巴藏寨”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首。

甲居藏寨是独特的藏式楼房建筑,一户人家住一幢寨楼。一般寨楼坐北朝南,有的三、五成群相依相偎,有的远离群楼,孑然独立。寨楼占地约200平方米,高15余米,石木结构。甲居藏房的现存形式,完整地保存了嘉绒民居的基本特征,如使用原始的材料,采用原始的技术,保持传统而古朴的风貌。虽然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在局部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这些变化,一点也没有影响其传统风格和后代藏族风韵。

甲居民居的木质构架部分和屋檐均为红色。在二层以上的墙体刷白色或墙体原色与白色相间。整个建筑物外形犹如虔诚的佛教徒盘腿正襟危坐颂经姿态。每年春节前夕,寨房主人们依照传统习俗,以当地的“白泥巴”为主要原料,通过配方煎制成白色染料,精心涂染寨楼墙面,使整个藏寨披上洁白的盛装。

本文链接:http://www.xnsqbw.com/post/5901.html 转载需授权!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