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杂多:建设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2023-07-07 22:10:11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记者 陈郁报道) 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坐拥“两江之源”,是澜沧江、当曲河的发源地。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全区处在杂多县境内。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壮美天成的自然风光、源远流长的游牧文化、洒脱飘逸的土风歌舞、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共同构成了杂多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格局和品质。

近年来,杂多县依托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机遇,全力打造“五区一地”文旅发展战略,不断深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际雪豹保护、澜湄国际交流、瑞中世界丝路等国际文化生态等交流联谊活动,不断推动生态文化旅游互动发展,宝地杂多知名度持续攀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在江源杂多变成美好现实。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杂多县昂赛乡受到各方高度关注,获批的三江源国家公园第一个特许经营项目昂赛大峡谷漂流生态体验和环境教育、昂赛雪豹自然观察2个特许经营项目在杂多县落地生根。

“自2017年我们乡开展雪豹观察特许经营项目以来,村里面22户牧民家庭被选拨确定为接待家庭。我们提前规划好访客体验的路线,每个自然体验团控制在3-4人,为体验者提供食宿,并担任司机和向导。”昂赛乡牧民才仁尼玛告诉记者。

据了解,生态体验项目带来的收益的45%属于接待家庭,45%属于村集体收益,10%用于野生动物保护基金。截至2020年,昂赛大峡谷雪豹观察特许经营项目接待国内外生态体验团队132个,体验访客408人次,经营收入136.4万元。

除了雪豹观察生态体验项目,另一个特许经营项目河流体验漂流项目更是让人们借助人类最原始的方法和自然的力量,在漂流中感受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荒野之美、震撼之美。

2017年,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与漂流中国签订长期合作意向备忘录。同年,在杂多县政府的帮助和“漂流中国”的技术支持下,杂多县牧民扎西然丁成立了澜沧江源漂流有限公司,培养了10名当地牧民船员,并完全按照美国克罗拉多大峡谷国家公园的漂流规则、技术标准、装备标准、安全标准、环保标准。截至目前,漂流中国和澜沧江源漂流有限公司联合开展30余次漂流活动,让更多的国内外访客体验了中国国家公园自然生态漂流活动。2020年,举办了青春与河流——杂多县2020年首届中学生漂流夏令营活动。让当地青少年进一步知生态、懂生态、爱生态、护生态,从小凝聚起爱我母亲河、保护大自然的思想共识。

此外,自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建立以来,杂多县积极响应“澜湄合作机制”,参与“澜湄活动”中玉树“文化探源活动”和“文化交流项目”,宣传“三江之源圣洁玉树”的大美形象,促进澜湄流域文化交流,也成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生动实践。

“自2014年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建立以来,我们举办了‘澜沧江--湄公河之约’国际大学生夏令营、‘寻根溯源’、‘同饮一江水、共话澜湄情’等大型活动,通过藏族歌舞文化演出、实地体验自然景观以及环境保护成果展示等方式向亚洲六国青年展示澜湄源头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唱响了各国人民睦邻友好共谋发展的时代主题。”杂多县文体旅游局局长达哇群沛告诉记者。

《三江源国家公园社区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中指出,鼓励、引导围绕4县县城、入口社区和公园内一类社区,建设三江源国家公园特色小镇,成熟一个推进一个。通过不断发展,逐步将生态产业、经济社会、美丽宜居特等方面更鲜明的一类社区打造成三江源国家公园特色小镇。

据了解,杂多县于2018年启动三江源•昂赛雪豹小镇规划工作,以雪豹、漂流、负废弃、神授艺人、牛粪艺术等为主题,力争打造“世界第一个雪豹主题小镇”“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入口小镇”“三江源国家公园第一个负废弃小镇”“中国青少年自然教育科普基地”“青藏高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文化展示地”“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与生态体验及户外拓展训练示范点”“玉树康巴文化、山水文化、野生动物文化国际交流展示窗口”“格吉游牧文化体验点,”目前已进入设计阶段。

“未来,杂多县将把生态保护优先战略贯穿到杂多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持续抓牢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政策机遇,立足澜湄流域、长江经济带、古丝绸之路中的战略区位、生态优势、资源禀赋等特点,围绕生态、文化两大旅游主题,科学嫁接国家和省州区域旅游发展格局,坚持构建‘五区一地’文化旅游发展战略,深入挖掘自然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加快旅游基础支撑和保障体系建设,推进生态文化旅游业提档升级,真正打造出具有国际水准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杂多县副县长白玛文毛说。

本文链接:http://www.xnsqbw.com/post/5906.html 转载需授权!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