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变了,老百姓富了,卓扎滩也漂亮了。

 2023-07-07 22:06:18

青海新闻网讯 金秋时节,走进卓扎滩村,处处是一片农忙的景象和丰收的喜悦;不远处的莲心湖里,一片“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景象,令人赏心悦目。每天,都会有不少人到此游玩、赏景,周末或节假日更甚。

游人们之所以慕名到此,一方面是因为交通便捷,可以实现“快旅慢游”;另一方面则是这里的配套设施趋于完善,可以满足吃、喝、玩、乐等多方面的旅游需求。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卓扎滩——这个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北部的小村庄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新农村民居错落有致,墙面整洁、道路干净,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坐落在绿水青山之间,整个村落如同一幅活动着的田园村居图,在我们眼前缓缓铺开......

规划未来

昔日砂场变身景观湖

正值周末,天高云淡,游人如织。记者走进卓扎滩莲心湖景区,湖上曲桥回转,与石艺景观相映成趣;湖上飞鸟低翔,湖中游人划着小船,湖旁花海荡漾,吸引了大量游客游览观光拍照。而不远处的村巷焕然一新,特色农家乐也红红火火。

“站在这片草木葱茏的湖边,你怎么也想不到,曾经这里是一个采砂厂,挖取河滩林边草地,严重破坏了植被和水土。”卓扎滩村“第一书记”张海全站在湖畔感慨,昔日的砂场如今成了游客青睐的网红观景平台。

据张海全介绍,卓扎滩村距离互助县城6公里,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依托村里的自然生态、田园风光和民俗风情等,卓扎滩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开发农业观光型、绿色生态型、休闲体验型等旅游配套服务项目,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同时,该村把产业当景点,既实现了农民增收,也留住了美丽乡愁。

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小小的卓扎滩村一天一个变化,村民们更是喜事不断。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村民颜鲁婷靠着经营农家乐收入颇丰。庄稼汉们也跟城里人接轨,拿起手机在“网红桥”上玩起了快手直播,山里的好风景更是引得广大网友“点赞”。

“从破坏生态到保护生态,并且在生态保护基础上发展乡村旅游业,村民们对以后的发展满怀希望。”卓扎滩村党支部书记颜章东说。他告诉记者,作为基层干部,在村庄发展中,始终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所以被选为村支书后,他就将生态环境保护和乡村振兴紧密相连,以此来发展产业,提高村民收入。“村民提高收入后对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又会有新的贡献,这就是将生态变成‘软黄金’的过程,然后再将更多的财力、物力、人力投入到乡村振兴中去。”颜章东道出了发展方向。

景区一角

河边荒滩变成游乐场

卓扎滩村东头是一片荒树林子,毗邻互助县柏木峡流域。多年来,这片属于村集体的荒滩上一直生长着野生植被,从未被开发。在“第一书记”张海全的帮助下,村两委班子共谋思路,打算利用村里的资源来建设和打造卓扎滩景区。

“我们村里的旅游真的算是白手起家,之前并没有任何旅游基础,经过帮扶单位和驻村‘第一书记’的不懈努力,现在‘卓扎滩’生态旅游景点已经逐步建成,各项设施正在走向正轨。”颜章东说。

“一事之举,百力相助”。说干就干,卓扎滩村村民们在村两委的组织下,通过入股的形式,成立了卓扎滩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同时,随着各类项目的衔接整合和各种融资渠道的开通,进一步促进了卓扎滩样板村打造的顺利实施。

沿着村道一路走来,村道硬化路通向了村民的家门口,家家户户砖墙上统一的颜色和花式装扮让村子看起来格外亮丽,一盏盏红灯笼将游人带往景区深处。在景区,莲心湖、网红闪桥、喷泉、游乐场、烧烤园等游乐设施一应俱全。

据颜章东介绍,截至目前,卓扎滩村已整合衔接项目6个,筹集资金近1700万,卓扎滩景区村道铺油、文化广场、呦呦农庄、连心湖、垂钓池、游步道、观景台等主要项目的主体部分已经完成。村道绿化、墙面粉饰已经完成,新植苗木6000棵,新增绿化面积1.5万平米,墙体粉饰4万平米。4月18日,随着景区开门营业,来自兰州、西宁和海东等地的游客们走进村里,或泛舟湖上,或垂钓乡间,小朋友们也在游乐场里玩得不亦乐乎。游玩累了饿了,坐在紧邻河边的烧烤园里,一边欣赏着湖光山色,一边享受乡间美食。

记者采访当天,村民蔡廷正家的农家乐正好开业。农家乐紧邻威北公路,他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我们村现在有了景区,游客夏天可以划船,冬天可以滑雪,我再把农家乐做出特色,今后的日子肯定越来越红火。”蔡廷正说。

进入夏季以来,卓扎滩景区每天游人如织。截至目前,景区已接待省内外游客近十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万元。

景区入口

幸福院里老人聊幸福

在离景区不远处,有一处院落格外引人注意。记者还没走到院落门口,就听见欢快的乐曲在播放,一进门看到十几位老人整齐列队在二层综合楼前,正在精神抖擞的跳舞。

69岁的颜光东告诉记者,这里是卓扎滩村幸福院,村里65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在幸福院享受晚年生活,每天中午幸福院还为老人们提供一顿午饭。作为幸福院的“院长”,颜光东向记者详细讲解了幸福院的由来。由于卓扎滩村离县城不远,村里的青壮年劳力都外出务工了,常年留下老人们在村里,新一任村两委班子成立后,经过村两委的努力及互助县财政、民政部门的支持和帮扶,2016年,政府项目投资70万元,村集体投资100万元,建成了老年活动室、休息室、放映室、娱乐室、餐厅等一应俱全的幸福院,让全村老人享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如今,村里65岁以上的老年人都可以在幸福院休闲娱乐,并且供应一餐午饭。幸福院所有费用均从村集体收入中开销。幸福院的建成,不仅积累了村集体经济的固定资产,而且在互助县首开了集体经济用于村内养老事业的先河。

记者了解到,老人们正在排练重阳节的舞蹈,打算隆重地过一个老人节。82岁的颜海东是舞蹈队里年龄最大的一位,他表示很开心能够每天来到幸福院,更开心能够为重阳节准备礼物。

“我们院里吃的猪肉都是自己养的,菜也是自己种的,在这里大家不仅能做个伴,还能每天都过得非常开心。”颜光东说。

跳舞迎重阳

振兴乡村还有大规划

据“第一书记”张海全介绍,卓扎滩村共有10个社467户1841人,土族、藏族占全村总人口的15%,建档立卡贫困户23户77人。近年来,随着卓扎滩村的整村脱贫,村民们致富奔小康的劲头十足。

几年前,卓扎滩村还是个问题村,村庄凌乱,庭院破败,一亩三分地只能勉强养活庄稼人,守着一片大好的景色,就是富不起来。

啥路子能致富?正当村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第一书记”和村两委提出了“靠水吃水,发展旅游产业,把村庄改造和景区建设相结合,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的计划。

美好的田园风光,吸引着一拨又一拨的城里人到卓扎滩寻觅乡愁,村民们也因此发现了商机,有了新的营生。“自从我们村硬件条件好了之后,来游山玩水的城里人越来越多,我也在村里做起了农家乐,一年收入近十万元,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颜鲁婷戴着围裙套袖,热情地招呼着游客。

“在景区建设中,我们不仅帮助村民开办了‘农家乐’,景区内护林员、导游、服务员等工作都让村民担任,带动了村民就业。”颜章东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从生态文明到乡村振兴,曾多次描绘乡村的美丽图画。如今,卓扎滩村也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有了自己的发展规划。

颜章东告诉记者,卓扎滩村的生态旅游产业还包括了水上项目、休闲生活体验园、特色民宿、卓扎滩文化体验等项目,目前这些正在筹建中,预计建成后可吸收附近村民就业。同时,景区将以“夏天玩水、冬天滑冰”的思路,打造开发冬季冰雪运动体验项目,结合灯光展演、烟火表演等,丰富冬季旅游产品种类,确保景区四季收入稳定。“我们还打算以卓扎滩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的5个村落,一起建设田园综合体。卓扎滩富还不算富,大家一起富才算富。”颜章东说。

流转土地5000多亩,集中连片种植油用牡丹,当归、黄芪等高原宜种药材进行种植,引进加工企业,培训加工人才,成立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药材种植、加工及销售等一条龙产业,从而提升利润空间,逐步让卓扎滩成为一个拥有较高知名度的文化旅游符号。

夕阳下,站在卓扎滩景区中央,“第一书记”张海全和颜章东围绕今后的发展,又谈起了新的规划......

本文链接:http://www.xnsqbw.com/post/5939.html 转载需授权!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