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因为德令哈,知道了海子;许多人,因为海子,知道了德令哈。我属于后者,但也不全对。
其实,和大多数人一样,我最熟悉的是海子那首《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我被那浅白如话的诗句深深感染,多么美好的愿望,多么动人的意境,多么温暖人心的祝福!然而,诗人却在那么年轻的年龄(25岁)决绝地离开,我不禁很好奇诗人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于是读了他不少诗歌,还有他的传记。
原来,他是一个复杂又简单的诗人,一个天真单纯的诗人,一个“以梦为马”的纯粹诗人。
虽然,我读了2次(去了德令哈后又读了一次)他的传记,包括不少诗歌解读,但我不得不承认,除了一些浅显的小诗或诗句,他的好多诗歌我还是读不懂,太过抽象的意象,不断跳跃的思维,我跟不上他节奏,理解不了诗人内心澎湃的激情。读不懂是自己的问题,他留下的一切都足以证明他是一个了不起的诗人,在中国诗坛画下了重重一笔,遗憾他也像梵高那样,更为人关注的是身后名,他生前的追求与际遇,都颇有些寥落,让人唏嘘!这不禁让我想起那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的诗句来。
海子从小就是神童般的天才,从那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考入北大,仅仅15岁,毕业后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当教师。这是一个常人多么羡慕的人生履历啊,可他爱上了诗,他以一个诗人的单纯、浪漫、执着、追求完美的情怀立世,必定与现实产生不可调和的冲撞。生活的拮据,女友的离别,愿望与生存,责任与重担,诗歌的不被认同,以及他对诗剧的执着……这些无形的压力,一个天真、单纯的诗人怎么可能扛得住?他的选择也许我们不能理解,但也不难理解,我们可以读不懂他的诗,但不能不尊重他诗人的情怀!就让海子永远停留在他梦里的春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吧,于他而言,也许,这是唯一而最好的选择!
回到现实,曾经,我知道海子诗中提到过德令哈,来到德令哈才知道这里有这么大一个“海子诗歌陈列馆”。
我们在德令哈住了两晚,第一天太晚,第二天我们留出足够时间,去参观了“海子诗歌陈列馆”。
德令哈,是青海常规环线旅行中转站,别以为它偏远,就跟荒凉联系在一起。其实,它是一个美丽的小城,它有个美丽的蒙语名“阿里腾德令哈”,意即“金色的世界”。
小城给我的印象是:现代、干净、清爽。建筑新颖别致,街道四通八达,道旁绿树成荫,小城中间还有一条不小的河流贯穿,它叫巴音河。站在巴音河大桥上,一眼望见远处巨大的摩天轮,夜晚彩灯一亮,美轮美奂。巴音河两岸,到处是绿树,河堤步道很漂亮,河中还有音乐喷泉,更重要的是,“海子诗歌陈列馆”就在巴音河岸旁。
我们顺着河堤指示标识,很快就来到了“海子诗歌陈列馆”附近。馆外靠近巴音河大桥一侧,有个小小园林,园里满是海子诗歌碑林,他那些著名的又最为大家熟悉的诗歌或诗句,这里都能找到,从这里我们更容易读懂海子以及海子的诗。此外还有海子的生平以及对他朋友的介绍,总之跟海子相关的一切,你只要细看,就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不得不提,园中一块昆仑玉石上,刻着海子著名的诗作《今夜我在德令哈》(即《日记》),玉石下是《海子诗集》。
随后,我们进了“海子诗歌陈列馆”,里面的设计、摆设、布局似乎都与海子有关。墙上是海子的诗歌、画像,桌上是他的雕像,休闲茶厅是他的投影像,书橱、陈列柜里是他的诗作,还有他的诗歌被书画爱好者写成墨宝,可观赏可售卖,还有与他相关的书签、小摆件售卖。
可以说,海子在他短短的诗歌生命中,不仅仅给人们留下了精神滋养补品,同时也惠及他住过的这座城市——德令哈。街上有不少与海子相关的命名,比如“浪漫之都”、“现代诗城”、“海子诗歌广场”、“海子花园酒店”等等,德令哈并没有给海子带来他想念的姐姐(《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却一举成就了这座小城的美名,尤其青藏铁路开通后,德令哈,这座远在塞外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更是名扬全国。
海子,要是泉下有知,知道人们是如此喜欢他,如此欣赏他的诗,他的到来还能惠及德令哈一方百姓,他该是多么高兴啊!他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再次露出天真的笑脸!
德令哈,因海子而成名,当然,德令哈,也让不熟悉的人记住了海子,让熟悉的人更忆海子,也更怀念海子!
如果,仅仅在德令哈读《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是无法全面了解海子、理解海子的,特意推荐随园散人的《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这本海子的传记,这里有一个最真实的海子,一切疑问都有答案,而且文笔非常优美!
附海子生平:
海子,原名查海生,安徽省怀宁县人,生于1964年3月24日,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被誉为“北大三诗人”之一。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在短暂的一生中,他留下了抒情短诗250余首、长诗《但是水,水》、《土地》、诗剧《太阳•七部书》等200多万字的诗歌作品。海子的诗歌于2001年荣获第三届“人民文学奖”,同年其短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入选高中语文课本。他是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现代浪漫主义诗人。



















本文链接:http://www.xnsqbw.com/post/6280.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