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中国第一大河”的长江,融冰川积雪成流,自格拉丹东蜿蜒直下,浩浩6300多公里,干流支流覆盖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江水如乳汁哺育沿江两岸人民。
青海省格尔木市地处巍巍昆仑山下,长江就发源于格尔木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东。亿万年的造山运动,成就了诸如昆仑山、唐古拉山等伟大的山系,被称为“万山之宗”。位于格拉丹东的姜根迪如冰川,融化的涓涓细流哺育了长江上游的沱沱河。这里冰川林立,湿地河流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之一,在调节青藏高原气候、防止土地沙漠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中华水塔”之美誉。中国长江沿线生态摄影联展用大幅发光灯箱的形式在格尔木市奥体广场展出。 宋林继 摄
为通过影像展示长江沿线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展现各地在长江大保护中的新气象、新作为和新成就,彰显格尔木作为“长江之源”的责任担当,由中共格尔木市委宣传部、格尔木市文联、青海省摄协联合中国摄影报社共同主办的“昆仑圣殿格尔木”中国长江沿线生态摄影联展于“2020年格尔木昆仑文化艺术节”期间在格尔木展出。汇聚了长江沿线30个中心城市的120幅摄影作品,串起长江沿线的生态环境现状和生态保护成就写照。此次摄影展以长江源为龙头,展出作品以昆仑山下的格尔木为起点,涉及长江流域的攀枝花、宜宾、泸州、重庆、宜昌、荆州、石首、岳阳、咸宁、武汉、鄂州、黄冈、黄石、九江、安庆、池州、铜陵、巢湖、芜湖、马鞍山、南京、镇江、扬州、泰州、江阴、南通、上海及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涉及的宁波、舟山共30个城市,共同呈现了改革开放后长江沿线各地绿色生态、人文生态的变迁,展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作品突出各地生态和物种特色,凸显长江沿线各地江湖林草等自然景观和城市建设、社会风貌的独特之处。作为全国少见的以长江生态为主题、联合众多城市摄影人共同达成的一次摄影成果展示,本次展览较完整地反映了长江沿线生态环境的价值和重要性,呼吁更多人爱护自然、保护生态。

观众与优秀的展览作品合影。何启金 摄
从2017年开始,中共格尔木市委宣传部、格尔木市文联、青海省摄协联合本报,先后成功举办“昆仑圣殿格尔木”全国摄影大展、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全国摄影大展、“大美青海·梦幻察尔汗”全国摄影大展、“昆仑圣殿格尔木”天路人文影像全国摄影大展,吸引了全国各地上万名摄影人到格尔木采风。他们的影像传播,为打造文化兴盛、旅游发达的现代化格尔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30日,主办方再次联合举办“昆仑圣殿格尔木”中国长江沿线生态摄影大展,全面征集反映长江沿线及格尔木市行政区划内的自然风光、生态环保建设和长江沿线野生动植物资源、生态发展成就等内容的摄影作品,期待更多摄影人从“长江之源”格尔木开始,用镜头记录“一江清水向东流”的长江沿线各地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用影像共同谱写一首长江的生态之歌。● 文/吴平
摄影联展作品选登

长江源 罗永发 摄(格尔木)

出征 陈良军 摄(宁波)

雪霁金山 夏纪福 摄(镇江)

二滩春色 梁建伟 摄(攀枝花)

江阴港口夜色美 崔士明 摄(江阴)

瞿塘峡秋意 王传贵 摄(重庆)

麻城杜鹃花海 方华国 摄(黄冈)

再现“天鹅舞” 荣忠远 摄(泸州)

仙山流云花锦簇 周伟 摄(咸宁)

滩涂上工 倪晨 摄(南通)

巢湖之冬 许心玥 摄(巢湖

浦江夜色 袁长婷 摄(上海)

武汉归来 黄晓辉 摄(武汉)

善水桥交通枢纽 周赐海 摄(铜陵)

江城黎明 冯建 摄(芜湖)

万里长江第一塔——振风塔 胡婉君 摄(安庆)

海岛月色 包丽霞 摄(舟山)

城市之肺——润扬湿地森林公园 曹永海 摄(扬州)

金色三峡 王宇新 摄(宜昌)

黑鹳家园 余祖云 摄(石首)

溱湖春色 许大才 摄(泰州)

万里长江第一阁——鄂州观音阁 朱霁 摄(鄂州)

宜宾港晨曦 高正平 摄(宜宾)

鄱阳湖“鸟巢” 陈石记 摄(九江)

燕子矶携手南京八卦洲长江大桥展新颜 侍建伟 摄(南京)

祥云抚山 王安茂 摄(池州)

采茶舞曲 伍冶华 摄(黄石)

清源门光影 丁林 摄(马鞍山)

鸟瞰石首天鹅洲 高淞 摄(荆州)

洞庭大桥夜色 张佑生 摄(岳阳)
本文链接:http://www.xnsqbw.com/post/6341.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