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天折叠自行车刷青藏线,这是骑手的策略!

 2023-07-07 20:24:16

2017年7月22日,成博士临时组织4人团队从西宁骑往拉萨,挑战青藏线全程。中间有一人至格尔木结束行程。8月4日晚上9点30分,三人到达拉萨布达拉宫,骑完青藏线全程。


抱歉,到拉萨因为是晚上,3人没有一张像样的合影。

这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是一支临时网上约到的小团队,却完成了一次很有难度的挑战!

根据网上搜到的骑行攻略、日记,对于普通车友,一般自带行李,无任何后援的情况下,青藏线全程多为17-22天。这里将我们团队的14天行程分享给大家,供后来人参考。

1.自我介绍

说起来,我是一个还算资深的骑友。从2003年左右开始接触骑行,07年开始第一次1000公里以上长途。十年过去了,我的轮迹已经遍及中国二十多个省市。

这十年,我从一枚小硕士,变为了博士,再成为大学老师。从一个单身汉走向婚姻的殿堂,并且成为5岁孩子的父亲。

在这个过程中,骑车,变得越来越奢侈。硕士阶段,我有大把的时间然而缺钱;到现在,金钱已经不再是我出行的制约,但时间越来越少。

时间少,还想去尽可能多的地方。所以我的行程越来越浮躁,几乎就是赶路,赶路,赶路。硕士时候,我可以骑半天,玩一天;到现在,我只想在有限的时间,走尽可能长的路线。

2.为什么要去西藏--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对于西藏骑行,我一直怀着很敬畏的心理。毕竟是世界屋脊,无论川藏线还是青藏线,最高海拔都超过了5000米。不可控因素太多,作为一个有家有口的男人,我想等条件更成熟一些。因此虽然骑行10年,但我一直没想那么早去西藏。

所以看着身边的骑友,一个个都从西藏回来了。有人说:很难!有人说so easy!

我有我的理念,骑行主要追求在路上的感觉。至于骑行青藏高原还是内蒙古大草原,或者是中原地区。在路上的感觉差不多。

我认为骑行是一种终身爱好。我更希望每年抽一定时间骑行一段,成为人生的一种财富。

所以虽然很多人跟我讲318、109有多美,我不为所动。

我本来想把西藏之旅作为我骑行中国的收官。

这次骑行青藏线,是一次很意外的,说走就走的旅行。

之所以骑青藏线而不是川藏线,原因很简单,因为暑假了,我首先带老婆孩子去青海旅游一圈。如果我们全家决定去四川旅游,那我肯定骑川藏线了。

就这么简单。

在和老婆决定了暑假去青海旅游以后,我脑子萌生了骑趟青藏线的想法。

出发的时候,我还没看任何攻略,只是随身带上了自行车,打算过去见机行事。

3.一个临时拼凑起来的小团队

10年前,我经常单骑。10年后,我必须找到骑行伙伴。

这几年,川藏线比青藏线火爆得多。据说高峰时期,每天路上可以碰见几十个车友。相比之下,青藏线人气差很多。

但我知道,要寻找几个靠谱车友还是有的。

在青海旅游那几天,我加了两个QQ群,潜伏了几天。

果然就碰见了第一个车友。来自银川的申凯,年龄跟我相仿,同样是老师,骑行节奏也差不多。更重要的是,他和我的情况差不多,也是缺时间,需要尽快结束行程。

找到第一个车友,心里就踏实了很多。

接下来几天又有两个90后车友加入。一个来自东莞的黄志翔,一个来自江苏的大三学生柳渊。

四个人,够了。

从此不再关注QQ群。

当然,网上约的团队,能否团结一致到达终点,是个未知数。

论坛里面曾经有人说:“一开始信誓旦旦,不出三天大部分团队散伙”。

散伙很正常。因为大家的骑行节奏,消费习惯都不一致。遇到矛盾互不相让,只能是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我算是活动的召集人,如何保证我们团队不散伙?

尊重、包容、妥协。

尊重每一个成员。不管他是什么职业,年龄,加入团队就是平等的。

包容每一个成员。大家教育背景,学历不同,对事物的认识和处理方式不同,不必较真。

一定程度的妥协。这一点是最重要的。既然是团队,既然尊重每一个人,必然意味着互相妥协。对我来说,只要团队能按照我的行程和计划走,其他方面我都可以妥协。比如吃什么、住什么。我都可以听大家的。

4.时间再短,也要做足攻略

应该说,骑西藏的路线攻略,是非常完善的,网上有无数的帖子。已经有前辈详细记录了海拔图、里程图,甚至连最高点的国道里程碑都记下来了。

我们要做的就是熟悉,把沿途的信息熟记在脑子里。如果在团队中,你要说服大家按照你的行程走,那么你必须付出比别人多的努力,对整个路线非常熟悉。你提出的方案,对于团队来说是较优的。

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主要阅读了两个帖子。在此向作者表示致敬!

一个是波尔的青藏线骑行攻略。

地址https://bbs.biketo.com/thread-64482-1-1.html

这个帖子有青藏线全程海拔图,一些关键节点的里程碑数字。我自己画在纸上,做到对全程的主要市镇、翻越的垭口心中有数,便于规划行程。

还有一个https://bbs.8264.com/thread-5156639-1-1.html

里面有大量美图。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我很关心哪里风景好,哪里可以拍摄这些信息。

5.装备

(1)自行车相关

关于装备,我相信每个人侧重点不同。反正我的装备被很多人诟病。

首先在自行车选择上。我这几年几乎全部用折叠车,为什么,携带方便。

上火车、汽车,便携性要比山地车好很多。

我的车是大行30周年纪念款,特意换了光头胎。事实证明,在下坡的时候,要比山地车快一些。

我觉得,青藏线虽然有些搓板路面,个别地方在修路,颠簸不平,但纵观全程路况是不错的,折叠车完全可以胜任。

我带了两条内胎,两个刹车片,以及补胎工具,组合工具,这些我想是基本的。但后来我在唐古拉山经历了一次严重扎胎,内外胎一起报废,没有带外胎,差点毁了我的行程。

(2)摄影装备

作为摄影爱好者,我带的摄影相关装备有些多。我脖子上挂着一台尼康D700,三个镜头。其中一个银广角、一个长焦,还有一个三脚架。时候证明,三脚架可能是多余的,因为我就拍过一次日落用了三脚架,其他时间都是累赘。为了倒照片,我又带了一台笔记本电脑,虽然轻薄的,但加上鼠标、电源、读卡器这些,重量也不轻。

此外还有一台小摄像机,两块电池。为了方便用电器,又买了一个插线板。

我的这一套装备骑青藏线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我真这么骑下来的。在索南达杰保护站,有车友给别人这么描述我:一个骑折叠车的大神,脖子挂着单反,包里仨镜头,还有三脚架、笔记本电脑!

(3)衣物

电子产品带的太多,衣物带的比较少。

我是比较抗冻的,这个季节也是青藏高原温度最高的时候,所以我没带太多厚衣服。我们每天晚上投宿旅店,所以我不带帐篷、睡袋这些。

我只有两套长袖骑行服,两个魔术头巾(防晒必须),一件速干上衣。中间在倒淌河花70买了一件抓绒冲锋衣(我相信肯定是山寨的),就这样干到了拉萨。

大部分时候,这件速干上衣和骑行裤足够了。


不管什么季节,雨衣是必备的。细心的车友还带有鞋套,否则一场雨之后,全身经常是湿的,鞋里面也全是水。

还有就是防晒措施一定要到位。我们团队有个90后小伙子,前三天没做任何防护,掉了一层皮。

所以魔术头巾尽量一直带着。当然,高原上如果喘不过气,也就别硬撑了。呼吸顺畅第一位的。

我见过很多车友带的衣服非常充足,什么抓绒衣、冲锋衣、羽绒服。个人觉得没太大必要。其实这个季节,无非就是变天的时候冷那么一会,没必要带太多厚衣服。

或许带一个吹风机是必须的。可以每天晚上把淋湿的衣服和鞋吹干。否则第二天一早穿湿衣服非常不舒服。

袜子、内裤、手套这些就不说了,自己根据自己习惯准备。

(4)食物和水

路上有几个地方会没有午饭或晚饭,因此需要准备一些。我觉得有个两顿饭的就足够了,没必要带太多。这一路虽然比川藏线荒凉,但也不至于背上几天的午饭,纯属累赘。

(5)其他

既然上了这条路,就做好付现金的准备。当然随着形势变化,这几年也有很多饭店接受支付宝、

本文链接:http://www.xnsqbw.com/post/6653.html 转载需授权!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