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LON YOUTH 藏-族-青-年
上面这张藏族双胞胎女孩抱着大白兔的照片,可以说是居住在英国的摄影师 Ato Rinchen最为出彩的一张照片。1981 年,Rinchen 出生在英国剑桥,因为父亲来自中国藏区青海省玉树,她童年起开始往返于东亚和欧洲探亲。而在从摄影艺术专业学成,并以摄影师作为职业之一后,她决定向着精神领袖,著名的国际摄影记者 Don McCullin 靠拢,以相机作为自己表达的出口,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对于藏族原住民的记录。二十年的时间,足以见证文化的迭代,Rinchen 照片中的两位小女孩,也已经成长到上大学的年纪。


圆图:Ato Rinchen
如果归纳出一个好的摄影师的共同点,那一定少不了对生活的热爱。在 Rinchen 看来,高原上的夜空,和藏族人民的淳朴风情,都是她源源不断的灵感发散处。
一张张照片反映的是她迥异的文化碰撞感,从照片的主角到其身后的环境,有自然、有生活。
摄影的“反殖民“
还原自己眼中的藏区

成长在一个多元文化的家庭,意味着 Rinchen 能以不同的视角看待事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作为摄影师的她。
而又因为拥有藏民的血统,Rinchen 的作品并不像你印象中外国人对藏区的记录,总是蒙着一层神秘的异域滤镜。这里的风土山色是她的家乡,这里的藏民是她的同胞,当她拿起相机去记录的时候,油然而生的是一种亲密感。

虽然不是一直生活在藏区,但她却对那里的一切都感到熟悉,这种奇妙的联系也帮助她更好地通过创作还原了一个自己眼中的藏区,去做一次”反殖民“的摄影纪录。
Rinchen 拍摄范围很广,有些在英国拍摄,有些在其他国家拍摄。它们都有相似的风格和主题,即是对于家庭的探讨。乐于社交的她,总是会源源不断地对周遭产生兴趣,让有共同爱好的人彼此汇集,因此她的作品也得以延续藏区独特的人情样貌。

除了摄影以外,Rinchen 也是一位擅长超写实绘画的画者。从对超写实的绘画风格的学习到摄影的转变,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Rinchen 需要找到更适合自己的突破口,而在摄影中,这个突破口就是“信任”。
在 Rinchen 看来,“当我给一个人画了一幅令他满意的肖像时,那才是最大的成就。而摄影是一种冒犯性的行为。它会记录人们的真实状态,无法伪装,他们会出丑、会害羞,但不管怎样,这都成为了他们去表现自我或展示感情的障碍”。
而使用哈苏相机拍摄,Rinchen 发现了一个美妙之处,“一旦你把镜头对准后,你就可以抬头看向你的拍摄对象,和他们交谈”。Rinchen 觉得,在自己和那个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契约、一种信任后,才被允许去拍摄这张照片。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这种互相尊重的行为,让拍摄对象更容易接受,让他们控制拍摄的时刻,从而拍摄出更真实、更有感情的相片。


前面我们曾提到 Rinchen 的摄影偶像 Don McCullin —— 一位坚定、临危不惧的纪实摄影记者,这也是她自己想成为的人。而一种感性心理却成了其中的阻碍,Rinchen 的作品虽然看起来只是简单的肖像,但实际上更可以被理解为是对生活中一瞬的捕捉,这背后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讲了。
她的一组照片拍摄于 2010 年玉树地震后,看着残破的土地与失去亲人的藏民,她感觉自己绝非一个可以冷静地置身之外的摄影师。

Ato Rinchen 于 It's Nice That 讲座活动“Nicer Tuesdays”
展示的双胞胎女孩相片
Rinchen 对玉树藏区的摄影纪录虽然已经进行了二十年,但依然是一个进行中的项目。这片独特的土地,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也在她的镜头下悄然变化着。
“NYLON 要求我拍摄一些更专注于藏区当地青年的照片,但我会瞄准不同的群像,专注于眼前,专注于当下,在一个需要探索自我和改革自我的时代。”
说到照片,每张都是活灵活现、生动天真,在 Rinchen 看来,玉树的藏族人对于穿着非常讲究,传统服饰每年都在演变。也许他们并不富有,但每当出门时,他们都会关心如何展示自己。而这里的年轻人也一样,既喜欢现代时装又喜欢传统服装。
在玉树,生活很艰苦,天气极端,传统上他们是游牧民族,但在过去 20 年里,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人定居在城镇,这样孩子们就可以上学,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在按下快门前
摄影总是带着一丝悬念

Rinchen 的拍摄受到很多事物的启发,有窗帘透过的光,人与人擦肩而过的瞬间,平凡的日常点滴。受到疫情的影响,生活的平凡感被放大,在英国隔离期间,Rinchen 一直在关注她的家庭,享受跟家人相处的宝贵时刻。
不止有写实类的照片纪录,Rinchen 还会尝试时尚类的拍摄,在她看来时尚是一个更需要精心设计和控制的过程。从设定主题、考虑背景,再到框架下的内容。更多的是考验一个团队的协调能力,从造型师、发型师,再到化妆师等。作为一名纪实摄影师,Rinchen 坚持自己的风格,在保持开放的心态上,感受时尚的魅力与每秒不同的未知感。


“我从来没想过放下相机,因为摄影给我带来了很大的乐趣。”摄影专业毕业后的 Rinchen 曾在一家摄影机构任职,而她很快也感觉到,那种时刻都会有别人在旁边指导着该拍什么、该怎样拍的工作不是她想要的;此后, Rinchen 便没有将摄影当作唯一的工作,摄影也不是她生活的主要收入来源,所以到今天,她才能够保持这种“拍自己想拍的东西“的状态。
对于 Rinchen 而言,摄影是一种创造性的宣泄方式,也是一种抓住时间、抓住爱的人的方式。“也就是说,我并不总是想分享我的作品。在你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作品时,它就变成了别的东西,它会发生变化。”


曾有人向 Rinchen 提议可以将她记录藏区的作品整理出版成一本摄影书,而 Rinchen 连这本书的装帧都想好了 —— 这肯定得是一本超大本的硬壳封面书籍,而她自己思考后又决定将这个计划推迟到自己 60 岁以后,对于现在的她来说,只管继续拍摄和记录就好了。
除了白天拍摄人物肖像,到了晚上,Rinchen 亦会将镜头对准藏区的自然风景,用长曝光和低暗的光线记录这里时光的流逝。当藏区的人民在想着现在得到的东西时,她为他们记录下那些已经失去的。
技术总是在变的,但 Rinchen 确信随着这些变化,摄影更多实践上的发展,在按下快门之前,摄影总是带有一丝悬念的感觉,需要更仔细和深思熟虑地去感受图像的质量,不一定是锐度,而是处理光线的方式。
也许这才是 Rinchen 真正着迷的摄影力量。

本文链接:http://www.xnsqbw.com/post/6719.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