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走廊塔村段:仓儿之间有大美。

 2023-07-07 18:50:05

(海东拾萃之二)背着相机彳亍在我的第二故乡——塔村海东廊道周边。从下关到海东临近塔村,与金梭岛对面的一块地方现在因“理想小镇”网红打卡地“异军突起”而劈为了停车场 。每天糜集的车辆与年轻的游人络绎不绝。

因环海湿地红线内建筑拆迁所谓“1806”塔村在建项目尚未完工。新建的民居盖在了原来我们曾经劳作过的稻田里。

以前从塔村通往向阳、文武、名庄等地的村路由土路变成了柏油马路。

这位背着背箩的白族妇女行走的地方是当年塔村的秧田。

您瞧,这不是“画中游”的景象么?


在洱海东廊道塔村周边的绿化带,我邂逅了徒步的情侣和打水的村民。

塔村外围这一段宽阔的廊道以前都是上好的农田。


附近的老妇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的悠闲。

这位塔村汉子在海边抛石块,我弄不清他在干啥,

可他居然认识我,主动说起当年塔村知青插队的事儿。

来海滨玩耍的游客悠哉闲哉。


塔村对面就是金梭岛

每天坐在码头边看“人来人往”的老妇们。


塔村农民出身的美工师赵效恩,

多年前就是经他帮助,把我撰稿、由著名诗人、书法家马福民老书写的《咏塔村.七律》(下图)

描摹上村头施煜家老宅的山墙上 。

洱海廊道完工,这面经多年日晒雨淋的“诗墙”被不慎抹去了。在向阳村委会大力资助下,最近再次由赵效恩动手把《咏塔村.七律》搬上墙。(下图)

在墙的右侧,曾有居住塔村的金梭岛老干部赵廷勋的一首《题塔村》

此诗写了塔村的一个典故。我访问过当地一位村民,他说这是当年赵廷勋亲自用毛笔书写上墙的,尽管诗的格律、押韵有瑕疵,但他有心、用心去做这事却是很难得的。我的《咏塔村.七律》首句就是借用了他的作品:

翼石龙岗两相眸,银河下界起鸿沟。春潮滚滚锦鳞耀,秋雨霏霏化浮屠。三塔巍巍镇苍洱,五子峣峣顶囊葱。师徒共拜公输子,一把扫平剩塔头。赵廷勋二零一一年秋

后记:

这次《咏塔村.七律》重新描摹上墙,我亲自动手助力,按照马福民老的手迹字样,尽量表现其书写的笔意 ,并指导赵效恩对描摹略有走样的字形进行了修整。

上午的太阳直射白墙,格外的刺眼。想起50多年前,我曾带领几位知青在这里“大写大画”,白墙上用红油漆写仿宋美术字,这墙上写的是“农业学大寨”五个大字。如今描写的是我咏塔村的诗作,心中无限感慨。

不断有人来驻足观看,议论。中午,来了一位耄耋老奶,招呼我们到她家“宜餐”(吃午饭)。赵效恩说,这老奶是房主人施煜的老伴,我们写这个,众人欣赏喜欢,她觉得荣耀所以特别客气。

午后没了强反光,进度加快了。我请赵效恩在落款的地方用红油漆描摹上马福民的书法印章。临近下午四点终于“大功告成”,我给向阳村委会赵永刚主任打电话报告 ,听得出来他高兴的回音。

拍了照片发给我的朋友们,大理市书法家赵建材回复:可以呀!

2021年5月23日胡云龙于洱海之滨苍露园

本文链接:http://www.xnsqbw.com/post/7357.html 转载需授权!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